随着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压力,长时间处于在精神压力大的状态下,很容易出现牙周炎的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要调理好自己的生活规律,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要保持好口腔卫生,避免口腔疾病的出现。在饮食多吃一些纤维素高的食物,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更好地预防牙周炎疾病的出现呢?
1、正确刷牙
刷牙时有目的地将牙刷毛向上或向下倾斜45度,压在牙龈上,反复按摩。或者将牙刷放在牙根部,反复上下短距离地颤动,对牙龈边缘和龈乳头有按摩和清洁局部的作用。
2、咀嚼粗糙、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咀嚼粗糙、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会对牙龈组织产生适当的刺激,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
3、口外按摩
漱口后,用右手食指放在牙龈相应的面部皮肤上,按一定的顺序轻轻上下按摩,也可做小圆形的旋转按摩,有利于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4、口内按摩
洗净右手,把食指放在牙龈黏膜上,来回移动按摩,或做小圆形的旋转按摩,再向牙冠方向施加力量,并向咬颌面滑动。反复动作数次,按摩后漱口。
生活中哪些人更容易患上牙周炎。
一、不注意口腔卫生的人:口腔卫生不良是造成牙周炎的最大因素,不注意口腔清洁,卫生不良,食物残渣、牙垢、烟垢、牙结石等刺激物易造成口腔清洁死角,食物残渣积留,直接刺激牙周组织,导致牙周炎变。口腔不洁还会使牙齿及牙龈表面形成细菌薄膜———牙菌斑。如果牙菌斑不除去,会在口中逐渐钙化,形成牙结石破坏牙龈,新的牙菌斑又很快在粗糙的牙结石上形成,不断对牙龈产生破坏作用,易使牙龈红肿,牙齿间的牙龈沟开始变深,形成“牙周囊袋”。发炎进一步加剧后便会向牙周深层组织蔓延,使牙周韧带破坏,齿槽骨丧失,在牙根表面形成结石。若不治疗,牙周囊袋愈深,牙齿会松动,最后脱落。
二、教师:教师之所以成为牙周炎的高发人群是由于其职业的原因。教师讲课时要接触粉尘,唾液丢失较多,口腔自洁作用较差,给菌斑堆积创造了条件。粉尘易停留在牙颈、牙龈处与唾液、食物、细菌形成菌斑。菌斑不断钙化形成牙结石。牙石上的菌斑与牙龈密切接触,引起牙龈发炎,当其出现在牙周囊袋上时又会妨碍牙周组织的再附着,因而牙龈炎和牙周炎患病率较高。
三、老年人:牙周炎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调查表明,牙周炎的患者率及严重程度与年龄之间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大,牙周炎的患病率越高,病情亦越重。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的某些功能也逐渐减退,为牙周炎的产生大开“方便之门”。
四、月经紊乱的女性:此类女性朋友容易患有牙周炎,主要原因是性激素水平与牙周组织的正常代谢密切相关,女性的卵巢功能与口腔上皮关系密切,卵巢内分泌激素较多,可使口腔上皮变得结实,同时分泌糖元,提高口腔对感染的抵抗力。月经紊乱者多卵巢功能不全,75%的患者卵巢内分泌激素水平较低。当性激素水平较低时,牙槽骨质变得疏松,牙周膜密度降低,间隙增宽,硬骨板消失和牙齿松动,牙周组织的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病菌的侵袭而发生感染。
五、吸烟的人:由于香烟是从口腔吸入的,口腔首当其冲受到香烟中有害的化学刺激和抽烟时的温度刺激等损害。长期吸烟会使焦油沉积于牙表面形成烟斑,烟草中的化学成分通过口腔及肺部吸收至血液中,这些挥发性物质又通过呼吸道从口腔、鼻腔排出,形成独特的口臭,这些会使口腔环境的不断恶化,成为牙周炎的一个重要诱因。
六、某些疾病患者:糖尿病、结核病、慢性肾炎、血液病、结缔组织病、精神紧张、焦虑、疲劳等均可使牙周组织抵抗力降低,导致牙周组织对细菌损害易感。
通过以上几点的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腔卫生。要做到饭前饭后要漱口,要有正确的刷牙习惯。在饮食方面要多做改善,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如果出现口腔不适一定要及时的检查治疗,以免病情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