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病患者要注意了解鉴别诊断方法,矽肺病的鉴别诊断方法也是很多的,但是生活中很多的人不了解具体标准。矽肺病的检查标准是怎样的呢?我们看看专家的详细介绍。
(一)X线检查目前矽肺诊断,除上述依据外,主要根据X线胸片表现。我国于1986年12月公布了《尘肺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其中尘肺X线诊断标准,适用于国家法定的各种尘肺,其具体标准如下:
1.无尘肺(代号0)
(1)0无尘肺的X线表现。
(2)0+X线表现尚不够诊断为"I"者。
2.一期尘肺(代号I),(参见图12-3)。
(1)I有密集度1级的类圆形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在两个肺区内各有一处,每处直径不小于2cm;或有密集度1级的不规则形小阴影,其分布范围不少于两个肺区。
(2)I+小阴影明显增多,但密集度与分布范围中有一项尚不够定为"Ⅱ"者。
3.二期尘肺(代号Ⅱ),(参见图124)
(1)Ⅱ有密集度2级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四个肺区;或有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四个肺区。
(2)Ⅱ+有密集度为3级的小阴影,其分布范围超过四个肺区;或有大阴影尚不够为"Ⅲ"者。
4.三期尘肺(代号Ⅲ),(参见图125)Ⅲ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cm,宽径不小于1cm。Ⅲ+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面积的总和超过右上肺区面积者。在使用上述标准时,应根据下列各种概念:
(1)肺区划分法:将肺尖至膈顶的垂直距离等分为三,用等分点的水平线将每侧肺野分为上、中、下三区。
(2)小阴影:是指直径或宽度不超过1cm的阴影。它可分为两型:①类圆形(R),形态呈圆形或近乎圆形,其边缘整齐或不整齐;②不规则形(IR),指一群粗细、长短、形态不一的致密阴影,它们可以互不相连,也可以杂乱无章地交织在一起,表现为网状,有时呈蜂窝状。两型小阴影均可按其大小或粗细分别称为p(直径约1.5mm以下),q(直径约1.5~3mm),r(直径3~10mm);不规则形者分别称为s(宽度约1.5mm以下),t(宽度约1.5~3mm),u(宽度约3~10mm)。
(3)小阴影密集度:是指一定范围内小阴影的数量,它可分为3级:类圆形小阴影密集度:1级肯定的、一定量的类圆形小阴影。肺纹理清晰可见(如为p,即直径2cm范围内约有10个上下)。2级多量的类圆形小阴影,肺纹理一般尚可辨认。3级很多量的类圆形小阴影,肺纹理部分或全部消失。不规则形小阴影密集度:1级相当量的不规则形小阴影,肺纹理一般尚可辨认。2级多量的不规则形小阴影。肺纹理通常部分消失。3级很多量的不规则小阴影,肺纹理通常全部消失。密集度与范围判定方法要对各个肺区出现的全部小阴影的密集状况进行综合判定:1.判定肺区要求小阴影占该区面积的三分之二;2.分布范围即出现有小阴影的肺区数;3.以大多数肺区内密集度为主要判定依据;4.以分布范围不少于两个肺区的较高级别密集度为主要判定依据。
(4)大阴影:指最长径1cm以上的阴影。不够定为"Ⅲ"的大阴影是指:①小阴影聚集,尚未形成均匀致密的块状影;②块影未达到2cm×1cm者;③出现"斑片条"或"发白区"。
(5)胸膜改变(包括增厚、粘连、钙化)、尘肺合并症或其他疾病(如类风湿尘肺),则均有相应代号记录。
(6)关于各期(+)为了有利于病情的动态观察,在各期内分别增加0+、Ⅰ+、Ⅱ+、Ⅲ+,并非独立分期。对于矽肺来说,接触含矽量高和浓度大的粉尘时,往往以圆形和类圆形阴影为主,最早出现在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并逐渐向上扩展;也有首先出现在两上肺的。在含矽量低或吸入混合性尘的情况下,多以类圆形阴影为主(即所谓网状阴影)。矽肺的大阴影是局部阴影增多、密集、最后融合,常见于两肺上野外带,轮廓清楚,两肺对称呈"翼状"或八字形。融合块向内向上收缩,使肺门牵拉移位。肺门阴影常增大、增密,有时出现淋巴结"蛋壳样钙化",是淋巴结包膜下钙质沉着所致。肺纹理增多、增粗。
患者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而且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只有彻底的治愈,才能预防其他的并发症的产生,做好预防工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