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又称脑梗或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导致脑细胞缺血缺氧,引起局部脑组织发生坏色或软化性病理改变。脑梗塞属于脑卒中的一种,较为常见,占全部脑卒中的80%左右。
卒中急性期病人常伴意识障碍,在不影响抢救工作的前提下,可进行康复体位摆放和适量的关节活动。康复体位又称良肢位,可防止、对抗患肢痉挛的出现,防止关节受损和早期诱发分离运动。卒中瘫痪常由肌肉弛缓期向痉挛期转变,此转变既是疾病恢复的自然趋势,亦为进一步恢复的障碍。常用的体位:①仰卧位。非理想卧位,可因紧张性迷路反射使下肢伸肌张力增高,也易使偏瘫下肢外旋、足趾受压而致足下垂。但卒中急性期需接受多种处置,仰卧位较为方便。要求患侧肩胛下垫一小枕头,膝关节屈曲,足部避免被褥压迫,上肢伸展、外旋。②患侧卧位。最重要的体位,可抑制上肢屈肌痉挛和下肢伸肌痉挛;并因压力刺激传入,利于患肢感觉功能恢复。摆放时头部要有良好支撑(枕头);患侧上肢前伸,与躯干夹角大于90°;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侧上肢放于身上或身后枕上;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另一枕上,髋关节屈曲;患侧下肢在后,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略屈曲。③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上肢下垫一枕头,患肩前屈90~100°;肘关节伸展,腕关节、指关节均伸展放于枕上;患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另一枕上,髋、膝关节自然屈曲。此体位对患侧上肢的屈肌痉挛及下肢的伸肌痉挛具防治作用。④半卧位。除用于短时过渡外,此体位最不提倡。因半卧位时屈颈程度大,易产生紧张性颈反射,导致上肢屈肌易化及下肢伸肌易化,加重痉挛。如确需使用,应于患侧大腿外侧及膝部各垫一软枕,使膝关节屈曲,抑制大腿外旋。上述康复体位不仅适用于卒中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亦可起到维持性治疗作用。⑤坐位。除少数病人因体位性低血压需采取半卧位短时过渡外,多数病人可直接从卧位进入坐位。坐位分床上坐位和轮椅坐位。床上坐位要求脊柱垂直床面,髋关节保持近于直角。轮椅靠背可使脊柱屈曲过度,可在其背后置一硬板,以保持躯干直立、髋关节屈曲。
脑梗塞的发生要及时及早地预防,才能尽可能地降低脑梗塞的发生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最后,祝脑梗塞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