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近年多有关于银屑病患者出现蛋白尿和肾功能受损的报道,可引起继发性肾脏病变,因此,早期发现肾脏是否受累是制定治疗策略的关键。目前使用的对肾脏损害评估的试验主要有尿常规测定和尿微量白蛋白(Alb)、尿a2微球蛋白(a2-MG)、尿免疫球蛋白G(IgG)测定等。本研究以银屑病患者的尿液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试验方法对银屑病患者肾损伤的敏感性,从而找出更好的早期发现银屑病患者肾脏受累的方法。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来就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共114例,男68例,女46例,年龄7一73岁,平均(32.93114.52)岁,未使用过肾毒性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氨甲喋吟;排除其它系统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紫瘫、肿瘤、糖尿病、高血压;排除乙肝肾、狼疮肾等继发性肾病;血X32-MG等均在正常范围内。
1.2试剂与方法取患者随意尿10mL,分别进行尿Alb,IgG,X32-MG测定。尿Alb,IgG,(32-MG测定使用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日环仪器一厂生产的SN-697型全自动双探头放射免疫丫计数仪测定,放免试剂盒由中国原子能研究院提供(正常值范围Alb1~10EA,gJmL;IgG1~8glmL;尿常规使用长春迪瑞实业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和尿分析试纸条进行测定。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肾损伤指标尿微球最小值45.0,最大值2705.0,中位数262.0(70.0-1933.7);尿白蛋白最小值1.59,最大值>51,中位数13.06(2.60-50.90);尿球蛋白最小值0.57,最大值>>51,中位数6.63(1.03-50.90)。尿白蛋白以<<10为正常值,,10为异常值分组,共调查正常组42人,异常组72人。
尿球蛋白以<8为正常值,,8为异常值分组,共调查正常组68人,异常组46人。尿微球蛋白以尿微球<<300为正常值,)300为异常值分组,共调查正常组66人,异常组48人。三项检测全为阴性者30人。
2.2尿液常规检测结果常规检测病人的尿液,其中尿蛋白阳性12人,白细胞阳性14人,潜血阳性18人,三项全为阴性者70人,一项阳性者24人,两项阳性者12人,三项全部阳性者0人。
2.3两种检溅方法的比较肾三项指标和尿常规检测中有一项阳性者即为阳性,各项检测均为阴性者为阴性,两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三项指标检测阳性率高于尿常规检测阳性率。
3讨论
银屑病是一种伴有显著微血管改变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该病变仅发生在皮肤上,但不能排除类似的病变也发生于内脏器官,例如肾脏。最近的研究表明在部分银屑病患者中存在着轻到中度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此肾小球肾炎伴有或不伴有IgA系膜区沉积,而此区域炎症和血管损伤不明显。
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即使银屑病患者尿常规检查正常也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亚临床状态的肾小球病变,因此急需要一种可以检测尿中微量蛋白的试验方法来评价银屑病患者的肾脏损伤状况。
尿液中出现Alb,(3z-MG,IgG是HSP(过敏性紫癜)肾损伤的敏感指标,且提示发展为临床蛋白尿的危险性增加。Alb是中分子蛋白质,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尿中含量甚微。
如果尿中Alb增加,说明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异常,阴离子电荷减少,对带阴离子的蛋白离子排斥功能减弱,滤出增多。IgG多是大分子物质,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尿中含量很少。
仅肾小球发生结构性损伤时,IgG漏出才会增加。X32-MG是小分子蛋白质,可自由通过肾小球基底膜,但滤过的氏-MG约99.9%被近曲肾;管重吸收并完全分解,只有微量从尿中排出。尿中}3z-MG升高,提示肾小管吸收功能障碍。
本研究通过对尿常规与尿Alb,IgG,3z-MG检测对比研究发现,由于尿常规方法灵敏度的限制,不能对银屑病所造成的肾脏损害做出及时评价,往往不能控制病情发展,造成肾脏受累。尿Alb,IgG,压-MG检测能够及时发现肾脏损伤。
在本研究中,两种方法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在评价银屑病患者肾脏是否受累过程中建议使用检测hAlb,IgG,(32-MG。这不仅仅可以监测处于亚临床状态的肾脏损伤,同时还阐明这种损害的部位和程度,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