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哺乳期乳腺炎易反复发作,一时溃烂一时又可能痊愈,进而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由于其发病隐匿且反复发作,诊断困难大,尤其难以与乳腺恶性肿块区别。如治疗不当,此病甚至可能长期不愈。
临床上,不少患者患有非哺乳期乳腺炎后竟被医生诊断为乳腺癌,有的甚至遭遇“肿瘤切除手术”的待遇。二者外部触摸都可能摸到肿块,它不同于一般炎症的“红热肿痛”四大特征,虽然伴有疼痛,但却不会出现皮肤变红,这也是它迷惑人们认为不是炎症是肿瘤的一大因素。
凡青、中年女性在非哺乳期出现乳房急性脓肿、炎性肿块及慢性反复发作的瘘管,经久不愈,很可能为非哺乳期乳腺炎作祟,如果使用消炎药一周后,肿物会缩小1/3以上,基本可以排除乳腺癌可能,因为肿瘤不可能通过消炎药治疗就如此变化。
据介绍,乳腺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病程呈进展性、肿块坚实、边界不清,常有皮肤粘连及乳头内陷,易有腋淋巴结转移,肿块局部皮肤无红肿及疼痛,不发生脓肿。以上特征常可用于二者鉴别。但个别病例,仍需依赖病理切片作最后确诊。目前,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常用诊断手段包括B超检查、细针穿刺活检和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