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带状疱疹 > 带状疱疹护理

带状疱疹瘙痒后的护理措施

导读:发生部位以胸段胁间神经常见,可占半数病例,其次是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可引起眼部损害,如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

目前带状疱疹疾病极多见,会有很多的人遇到带状疱疹,让患者的皮肤方面遭受到了侵害,朋友们要谨防带状疱疹的出现,发病后的护理工作也要加强起来才可以,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带状疱疹的相关护理措施会是什么呢。

带状疱疹的护理:

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出疹前数日局部常有疼痛及烧灼感。有的病人表现为轻度乏力、低热、头痛等。在数日内分批出现疱疹。发生部位以胸段胁间神经常见,可占半数病例,其次是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可引起眼部损害,如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再次为颈段和腰部,皮疹通常分布在身体一侧,导致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一般1天—7天皮疹分批出现,经2周后疱疹结痂愈合。病人应卧床休息,避免疱疹部位摩擦。初起时可行阿氏穴针刺,或普鲁卡因封闭,剧痛时可按医嘱给药。.发生于三叉神经区的疱疹,应注意病人眼睛的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洗眼1次—2次,并点抗生素眼药水或涂眼膏。

单纯水疱者,可用1%—2%的龙胆紫外涂患处,或用复方阿糖胞苷液局部湿敷,注意勿使药液入眼,以免腐蚀角膜。还可大量服用或注射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b12。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因有时能引起颅内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颈强直等。中药场剂一般宜凉服,如病人出现食欲不佳、腹痛便塘时应停止服用。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忌辛辣鱼腥等动风发物,少食煎烤油炸之品,湿热盛者宜服清热解毒、健脾利湿之品,如冬瓜、扁豆、绿豆汤、薏米粥等;心肝火盛型可多吃菠萝、苦瓜、西瓜等清肝胆之火食品;气滞血瘀型宜服清解余毒、行气通络之品,如丝瓜汤、陈皮、洋白菜、茴香等。

带状疱疹的治疗:

减轻疼痛,痛时口服阿斯匹林,每次0.5克。也用镇静剂配合治疗。局部可用液氮喷雾疗法,将液氮雾化直接喷射在患处,使皮损表而冰冻发白,间隔1分钟再重复1次,以后2天—3天继续喷雾。一般2天—3天后疼痛减轻。局部也可涂炉甘石洗剂或龙胆紫。

并发症的治疗,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发生脑炎及脑脊髓膜炎,要严密观察神经系统的症状,及时给予脱水剂法。抗病毒治疗,无环鸟苷能阻止病毒向内脏扩散并减轻疼痛和缩短病程。发病3天—4天使用效果好,8小时—1j2小时静脉缓慢滴入,5天为一个疗程。干扰素和阿糖胞苷也能阻止水疱新生。另外转移因子可缩短病程及减轻疼痛,每次2毫升—4毫升,每周2次—3次皮下注射。

中医疗法,内治一般采用清泻肝火,利湿热,用龙胆泻肝汤加紫草、板蓝根;发于颜面者,加牛蒡子、野菊花;发于腹部、下肢者,加苍术、黄柏。若皮疹消退后,皮肤仍刺痛者,宜疏肝理气、活血重镇止痛,用逍遥散加丹参、真珠母、牡蛎、磁石、延胡索。中成药,对于症状较轻的病人,用龙胆泻肝丸9克分服,或苦胆草片,每次4片,每日3次吞服;亦可用板蓝根或大青叶30克,煎汤代茶。外治法对于病情初期,用玉露膏外敷,或外搽双柏散、三黄洗剂、解毒洗剂、颠倒散洗剂,每日3次,亦可用玉替花叶捣烂外敷。如有水泡破裂,可用三棱针刺之,使疱液流出,以减轻胀痛。针刺可取穴内关、阳陵泉、足三里;局部周围可平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疼痛日久者,加支沟,或加耳针,刺肝区。

通过了解上面的介绍,家长们特别清楚的认识了带状疱疹的护理方法是什么了,我们的皮肤方面出现了此病的症状之后,将会对于患者的健康方面带来了极严重的伤害,所以说带状疱疹是复杂的,此病的到来要注意加强相关的护理。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