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疾病是一种由于水痘病毒引起的皮肤病,这种疾病相对于其他的皮肤病来说是比较严重的,因为这种疾病会引起长时间的神经疼痛。所以再这个疾病的治疗上我们要首先选择止痛。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治疗带状疱疹。
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
应尽早应用。常用药物:阿昔洛韦口服,每次200mg,每天5次,5~10天一个疗程或400mg,每天3次,5天一个疗程;、伐昔洛韦1000mg每天3次,7天一个疗程;、泛昔洛韦500mg,每天3次7天一个疗程。肾功能减退者需要减量。
2.止痛药物
常用药物:镇痛剂,每日1片。、卡马西平每片0.1g,初时每次服半片,逐渐增至每日3次,每次1片,止痛效果明显。但应注意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皮疹及肝肾功能变化等,房室传导阻滞病史及骨髓抑制病史者禁用。
3.营养神经药物
常用药物:维生素B1、10mg,每天3次口服;维生素B120.15mg,肌内注射,每日1次。
局部治疗
1.口内黏膜病损:若有糜烂溃疡,可用消毒防腐类药物含漱、涂布,如2%~2.5%四环素液、0.1%~0.2%氯已定或0.1%高锰酸钾液含漱;5%金霉素甘油糊剂或中药西瓜霜,锡类散局部涂搽,撒布,0.1%碘苷液涂布,具有抗病毒作用。
2.口周和颌面部皮肤病损:疱疹或溃破有渗出者,用纱布浸消毒防腐药水湿敷,可减少渗出,促进炎症消退,待无渗出并结痂后可涂少量3%阿昔洛韦软膏或酞丁胺软膏局部涂擦。
3.物理疗法:
(1)紫外线:以中波紫外线(UVB)照射皮损处,促进皮损干涸结痂。
(2)红外线或超短波:照射患处,有助于缓解疼痛。
中医治疗
中药药效
牛黄:味苦,平,性凉。除热邪,逐阴邪。清心退热,通关窍,开结滞,解心经热邪。《本草》云:“主惊痫寒热,热盛狂庢,逐鬼除邪。能解百毒而消痰热,散心火而疗惊痫,为世神物,诸药莫及也。”
血竭:味辛、咸,气平,化瘀止痛、止血、生肌敛疮。河间云:“血竭除血痛,为和血之圣药,疗恶毒疮痈,专破积血引脓,竟驱邪气止痛。散滞血诸痛,妇人血气,小儿瘈疭。”
青黛:味苦甘,性寒。解诸热毒虫毒,金疮热疮。《开宝本草》:“味咸,寒,无毒。主解诸药毒,天行头痛寒热,并摩傅热疮恶肿,金疮下血等毒。”
甘草:味甘,平。泻热,散表寒,除邪热,缓正气,缓阴血,润肌。通经脉,利血气,解百毒而有效,协诸药而无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大黄:味苦,寒。破癥瘕积聚,推陈致新,凉血解毒。《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壅带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候,并傅一切疮疥痈毒。”
看完了上面的文章我们应该对如何治疗带状疱疹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带状疱疹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皮肤病,但是我们也不能害怕,只要再发现得了带状疱疹后就治疗,相信很快可以痊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