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女人是水做的,确实如此,女人一旦身体缺水就很容易使皮肤变得干燥松弛且无弹性,长时间身体缺水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诱发很多身体疾病。今天大厨艺小编要提醒各位女性朋友,人体里最容易出现“缺水”的部位有皮肤、手足、头发和阴道等7个地方,因此平时一定要注意多喝水,多保湿。
一、眼睛
常见问题:眼睛干涩、发红,有异物感。
眼睛是我们身体上能源消耗的大户,如果按照体积和能源消耗的比例来讲,它绝对是榜上的冠军。
中医认为,眼睛可以很好地看到东西仰仗肝血对眼睛提供的补养,同时眼睛发挥功能会消耗掉大量的血液,所以有“久视伤血”的说法。如果阴血不足,没有充足的血液来润泽双眼,眼干涩和眼疲劳只是程度的问题了。
润目技巧
1、吃枸杞子
枸杞子是补益肝肾精血的最佳食品之一,食用后体内会产生充足的精血,并在枸杞子的指导下,第一时间赶到眼部去作业,旱情很快被缓解。作为干果食品以及中药材,它的量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伸出左手,一小捧刚刚好,每天都要吃。
2、闭目养神
双眼要每天“拍照”2~4万次,加上我们已经离不开的电脑和手机,还有报纸或电视,一天里各器官中属眼睛最累了,中医讲“久视伤血”,阴血就这样在耗损着。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要让眼睛休息,闭上双眼,别小看一次休息的时间短,一天积攒下来,也能减少一些损耗。
3、湿热敷眼睛
用60℃左右的热毛巾敷眼睛,每次20-30分钟。可以湿润眼表,活血、通脉、明目,对于缓解视疲劳状态的效果很不错。
4、做眼睛保健操
眼保健操可不仅对学生有用,我们也应该每天做一遍。眼睛劳累很可能气血不畅,做眼睛保健操可以增加眼部气血运行,保证眼部营养供应,促进泪液分泌,放松眼部肌肉。
二、口鼻
常见问题:口干、咽干、舌干、鼻干、鼻出血。
我们体内有数条经脉是负责供给口腔、舌、咽津液的,尤其是唾液或是涎液。如果供养的水源不足,体液减少,口鼻干燥就会接踵而来。
润口鼻技巧
1、喝点植物茶
在中医眼中有一类生津植物口感酸甜,它们的浸出液可以促进人体内把普通水液转化成体液,食用后,充足的津液就像泉水一样从唾液腺喷涌而出,于是口、咽、舌、鼻近水楼台地得到了滋润。
推荐生津方:鲜山楂(掰开)7枚、乌梅2枚、麦冬20粒、冰糖5~7粒,沸水浸泡后代茶饮。
2、使用加湿器
秋冬季特别适合使用加湿器,在一呼一吸之间,湿润的空气通过口或鼻直接吸入,作用在呼吸道,旱情立刻缓解。
好文推荐:
注意:八个信号暗示女性身体缺水>>>
当心!身体补水不及时会损害五脏六腑>>>
三、头发
常见问题:干枯、开叉,发黄或脱发。
中医给头发起了个小名儿叫“血之余”,认为头发是身体里的血液有余后转化生成的,同时还认为在头发的化生中肾精起了协同作用。
如果秋冬季节大量耗损了你的体液,头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营养,自然不会很好,于是干枯、开叉、发黄、脱发……排着大长队都来了。
润发技巧
1、多吃山药
山药是补养人体阴血的上乘佳品,它可以通过改善身体内负责将普通水液转化为体液的脏器,来从源头上充盈体液。还可以补益肾精和肝血,从头发生长的源头上强化补充,使精血充足。
2、用药液浸足
如果说人体是植物的话,双足就是植物的根,植物利用根来吸收水分,身体也不例外。我们的双足浸泡在药液里,很多药物成分顺着足部经脉的相关穴位,渗入到经络里,改善并促进这些经脉所路过的脏器的功能,使它们具有更大的活力来促使体液充足。
推荐浸足方:女贞子、旱莲草、黄精各50g,玄参30g,将这四味中药煎煮半小时即可,待水温不太烫时,浸泡并随意揉搓、按摩双足。
3、秋冬季减少烫染头发
秋冬季节里,头发的自我修复能力和抵抗能力已经降到低点,原本在其他季节没什么问题的“美发”行为,在这时都是一种伤害,所以此时尽量不要烫、染头发。
四、肠道
常见问题:大便干燥,或便秘
一般肠道会分泌一些润滑液,这些液体会润泽肠道黏膜,促进肠道蠕动。如果肠道干燥,蠕动减少,那么便秘产生了。中医管这种便秘叫做“津亏”或“血虚便秘”,治疗时就不能用促进排泄的药物,而是用增加体内水分的方法,体液足了,自然肠道顺畅。
润肠技巧
1、吃鲜枣
枣的汁液虽然不多,但它更具有补益阴血的功效,可以促使身体分泌更多的肠液来润滑肠道。同时,牙齿不能把枣皮嚼得足够碎,枣皮进入胃肠同样不能被磨碎,它们在肠内会不停地刺激肠壁,让身体产生排便欲望。
2、不要吃辣椒
辣椒有一句形象的描述“辣两头”,除了食用时感受的辣,下面大肠也会饱受“辣苦”。现在你能想象到大肠里的火热状态了吧,为了中和辣椒素,津液被大量耗损,剩下的只有燥、干。
3、按摩胃肠区
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不能逆时针)揉搓腹部,这样会促进胃肠的蠕动,以帮助肠道通畅。
好文推荐:
注意:八个信号暗示女性身体缺水>>>
当心!身体补水不及时会损害五脏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