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流行性的疾病中,大家应该更好的注意,病人在得病期间应该及时的解决这个患病问题,在了解病因的基础上进行治疗,而且还应该更好的完善疾病的发生,所以防止这种损害需要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这样才可以预防传染。
类丹毒是流行于动物,尤其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被传染后,可发生类似丹毒的损害,属中医丹毒的范畴。
类丹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病,系由猪丹毒杆菌经皮肤伤口侵入皮内,引起如丹毒样皮肤损害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多有外伤史,皮损好发于手指部,病变初起为红斑,之后逐渐扩大为边界清楚的红色斑片,中央稍高起,不化脓,也不破溃,偶有水泡。自觉胀痛,灼热,刺痒,麻木。合并感染时,少数皮损可向周围蔓延,呈泛发分布,极少数人伴有发热、关节痛且屈伸不利等表现。其发病对象主要见于从事家务劳动者、屠宰业及水产品加工业工作者,尤以女性多见。
本病的病原是猪红斑丹毒丝菌,或称猪丹毒杆菌,多存在于病畜生肉上(特别是病猪或病鱼),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从事肉类或罐头加工的工人以及渔业工作者,如皮肤有外伤,可因接触而受染。
潜伏期为1~3天。初起时患处疼痛,可有轻微发热、头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数日以后皮疹出现。通常发生于手部,表现为一个疼痛的红点,逐渐扩大,成为一片边界清楚的紫红色斑状肿块,边缘部分稍高起,不化脓,也不破溃,可有水疱。自觉瘙痒或刺痛,手指如被波及,常因肿胀及按痛不能自由屈伸。
中药熏洗:
组方:野菊花30克,土茯苓30克,忍冬藤15克,赤芍10克,粉丹皮10克,蝉衣5克,嫩桑叶15克,透骨草15克。以上诸药每日1剂,兑水浓煎,待稍凉后浸泡患指20-30分钟,于敷药前1小时进行。
中药外敷:
组方:外敷药益黄膏由益母草与金黄散按1:1配制而成。调制及使用方法:将洗净晒干之益母草加工成细末,用文火浸煮3小时以上,待其冷却后备用。使用时将益母草煎汁与金黄散混合搅拌成膏状,加入冰片少许即成。患指常规消毒后,敷贴益黄膏于患指上,用清洁纱布包扎,每日1-2次。
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再洗涤鱼、虾、鸡、鸭、鹅等食品,以防腥气污秽之水浸入伤口,导致复发。
以上就是对丹毒丝菌病的详细的介绍,通过这些治疗方法应该更好的解决这种危害发生,同时还需要找到这些疾病的相关病因存在,这样根据一些治疗方法进行对抗才可以及时的把控并且解决这种疾病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补充身体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