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妇科 > 阴道毛滴虫病

阴道毛滴虫病的原因有哪些?

导读:阴道毛滴虫病阴道毛滴虫首先由donne(183在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发现,次年定名为trichomonasvaginalis。

阴道毛滴虫病是让广大的女性患者恐惧的一个疾病,从而可以看出这个疾病对于广大患者的影响还是比较的大的,所以,大家还是需要对这个疾病给予一定的重视。那么,您对这个疾病了解多少呢,引起阴道毛滴虫病的原因有哪些呢?

阴道毛滴虫病是一种由于毛滴虫引起的疾病,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认识该疾病,知道其致病因素,并远离这些因素,预防该疾病。下面是关于该疾病的病因分析,希望对大家有用。

阴道毛滴虫病阴道毛滴虫首先由Donne(1836)在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发现,次年定名为trichomonasvaginalis。

1.毛滴虫形态:本虫与人毛滴虫、口腔毛滴虫一样均只有滋养体而无包囊期。阴道分泌物或培养基的新鲜标本,形状与大小随虫种的来源、培养基的渗透压和虫体的分裂而不同,典型者为梨形或卵圆形,大小9.7(4.5~19)μm×7(2.5~12.5)μm。胞质均匀光润、透明,借其前端四根鞭毛摆动前进,并以波动膜波动作螺旋式运动。

阴道毛滴虫亦可形成伪足,供取食或附着用。轴柱贯穿虫体,从末端穿出。

2.毛滴虫构造:经苏木精或吉姆萨染色后,虫体前端可见五颗排列成环状的毛基体,从毛基体发出四根前鞭毛和一根后鞭毛。

波动膜和基染色杆亦从毛基体发出,圆形或梨形的虫体细胞膜及细胞质向体外延伸的一条波浪形膜结构,其外缘游离,后鞭毛发出后即附在波动膜外缘并向后延伸,与波动膜起止一致,但两者并无组织结构上的联系。

虫体前1/3处有一椭圆形的核、核膜双层并有核孔。核质为细微颗粒,内有6~8个大小相近的电子致密的染色质颗粒和一个核仁。核膜外周有内质网并与核孔间有微管相通。核附近有副基体和副基纤维。电镜下毛基体有五个,在虫体前部成环状排列组成中心体,外面由双层膜的鞘包围,共同构成中心体器。四根前鞭毛分别由第一、三、四、五毛基体发出,第二毛基体则发出一根后鞭毛和基染色杆,副基纤维则附着于第三毛基体基部并向后伸延至核水平。轴柱为双层膜透明筒状结构,分轴头、干和尾三部分。

阴道毛滴虫病对于广大的患者来说,还是比较严重的一个疾病,尤其是大家忽略,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更会给广大的患者带来更大的健康威胁。所以,我们上面为大家介绍了,阴道毛滴虫病的原因,大家可以根据病因来制定预防的措施。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