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带状疱疹 >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怎么进行中西医治疗?治疗

导读:【二】中医治疗【1】中药湿热壅盛: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疼痛剧烈,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带状疱疹的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类疾病,患者在得病后,主要是会有皮肤瘙痒的情况,特别是也有好多的患者会有神经一样疼痛的感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晚上睡觉困难的情况,在得病后,我们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在治疗的时候方法也特别多,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带状疱疹中西医治疗的方法有什么?

【一】西医治疗

1、营养神经口服或肌注B族抗生素,如B1:100mg、B12:250vg、或B1、甲钴胺250-500vg等。

2、抗病毒泛昔洛韦片FamciclovirTablets,0.125g;口服,8小时1次。万乃洛韦,300mg,口服;2次/日。无环鸟苷,200mg;口服;5次/日。聚肌胞,2mg;肌注;1次/2日。干扰素,300万U;肌注;1次/日。

3、止痛口服去痛片等镇痛药片。布洛芬(芬必得)300mg口服2次/日。吗啡控释片,30mg;必要时口服。脊柱旁神经节封闭治疗。

4、激素早期口服强的松对减轻炎症及疼痛,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有一定效果。9966331方案(强的松45mg2天,30mg2天,15mg2天,5mg1天)。

5、外用治疗早期红斑水疱,可外用收敛性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有糜烂、坏死,可以0.1%利凡诺尔液作湿敷,外用抗菌素软膏。利福平涂膜剂有保护,抗菌作用。眼局部滴疱疹净眼药水,外涂抗生素眼药膏。阿昔洛韦软膏每日3至4次涂患部。

6、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有促进炎症吸收、缩短病程的作用。后期神经痛可作红外线,音频电疗法等。

【二】中医治疗

【1】中药

1、湿热壅盛: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疼痛剧烈,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法,方选龙胆泻肝汤化裁。亦可服用成药龙胆泻肝丸。

2、脾虚湿盛:皮肤淡红,疱壁松弛,疼痛较轻,纳差或腹胀,大便溏,舌质淡,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治宜健脾除湿法。方选除湿胃苓汤化裁。

3、气滞血瘀:若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者,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法,方选柴胡疏肝饮化裁。

4、外用中药:可根据病情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或祛湿收干之药水煎外敷,另外水疱未破者可用金黄散,水疱已破者可用四黄膏外涂。

【2】针灸

1、取穴:主穴:阿是穴、夹脊穴、支沟、阳陵泉。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关;腰以下病灶:三阴交、太冲、血海。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损周围(约离疱疹0.5~1寸处)。夹脊穴位置:取与皮损相应之夹脊穴。

2、治法:一般仅需取主穴,疗效不明显时酌加1~2个配穴。阿是穴针法:以1.5~2寸毫针,呈25度角朝疱疹方向斜刺,按皮损范围,在周围进4~8针,略加捻转提插,有轻度得气感即可。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余穴均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2次。

【3】穴位激光照射

1、取穴:主穴:分2组。1、阿是穴;2、腰以上病灶:合谷、曲池;腰以下病灶:阳陵泉、侠溪。配穴:支沟、太冲。阿是穴位置:皮损区。

2、治法:应用波长6328埃,输出功率25毫瓦,激光针功率为2~3毫瓦的氦-氖激光针灸仪进行治疗。依据症情选穴:凡皮损面积大,水疱多,感染为主而疼痛轻者,仅用主穴第一组。采用激光散焦照射,照射距离为40~60毫米,照射密度为0.5~1毫瓦/平方厘米,每处照射5~10分钟。以疼痛为主,皮损面积较局限,仅有红色丘疹或皮疹已结痂者,则取主穴之第二组,以激光针灸仪照射,剧痛者加配穴,每穴分别照射5分钟。如果上皮损面积大而疼痛又剧烈者,则二组宜结合应用。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4】耳针

1、取穴:主穴:肺、敏感点。配穴:皮质下、内分泌、交感、肾上腺。敏感点位置:指耳廓上,与病灶相应位压痛明显处。

2、治法:主穴必用,配穴据症情酌取1~2穴,每次一侧。采用捻转手法,刺激宜强,持续运针2~3分钟,留针1小时。每日1~2次。另可把100克干净的墨汁和5克雄黄粉调匀,搽在患处周围的边缘上。每日一次。

【5】皮肤针

1、取穴:主穴:分2组。1、脊柱两侧旁开2厘米之平行线;2、距病灶边缘1厘米之环状区。

2、治法:取第一组作整体治疗,第二组作局部治疗,一般宜同时取。先依皮损所在部位和范围,定平行线长度和环状区大小。如在胸胁部,取相当于胸段长度;皮损在下肢,取腰骶段长度。然后,以较强手法叩刺平行线和环周线,皮肤针针尖方向与皮肤表面垂直,针尖接触皮面应短暂(约每秒2次),针间距离0.5~1.0厘米左右。每条刺激线连叩三遍,每日1~2次。注意不可叩刺病灶,以防感染。

【6】艾灸

1、取穴:主穴:阿是穴。

2、治法:一为艾炷灸。于阿是穴之二处(一处为先发之疱疹,一处为疱疹密集处)各置一麦粒大之艾炷,点燃后,觉灸痛即吹去未燃尽之艾炷。再以同样的方法,延伸至远端疱疹密集处各灸一壮。1次即可,如不愈,隔5天再灸1次。

一为艾卷灸,取纯艾卷或药艾卷,点燃一端后熏灸阿是穴。其熏灸方法有三种:一为用2支艾卷同时作广泛性回旋灸,以病人感觉灼烫但能耐受为度,灸治时间据皮损面积大小酌情掌握,一般约30分钟。二为用1支艾卷在阿是穴均匀缓慢地向左右上下回旋移动。应注意艾火宏壮,集中于疱疹顶部,以有灼热麻苏苏的特殊感觉沿肋间隙或经脉循行路线感传为佳。三为“围灸法”,用艾卷在病损处由中心向周围围灸,直灸至局部潮红,患者自觉舒适,不知痛为度,通常需时30~40分钟。上述三法,可任选用,每日1次,4~7次为一疗程。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带状疱疹中西医治疗的方法有什么,带状疱疹在得病后,我们要治疗的同时注意日常生活当中的调理,患者要多吃清淡的蔬菜和水果,而且还要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多进行一定的运动,来提高自己的体质。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