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乳腺疾病 > 乳腺疾病常识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概述

导读:或可经探针注入少许美兰注射液,然后依染色所示的乳管分布范围和方向,作腺体的楔形切除,切除病变乳管及其周围组织。

乳管内乳头状瘤病多见于40—50岁女性,3/4的病例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膨大部分。瘤体甚小,带蒂并有许多绒毛,血管丰富且壁薄、质脆,极易出血。

临床特点是乳头血性溢液,通常为鲜红色,不易扪及肿块。病史述及多在偶然中发现内衣血迹而就医;如在乳晕区内扪到数毫米大小、质软、可被推动的肿块,轻按可从乳头排出血性溢液,则诊断多可确定。患乳一般无疼痛,偶可因肿瘤阻塞乳管而出现疼痛,一旦积血排出,疼痛可消失,这种情况可反复出现。

通常认为,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但6—8%的病例可发生恶变,故应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时,可先循乳头溢血口插入细探针,尔后沿探针切开乳管,寻找肿瘤,予以切除;或可经探针注入少许美兰注射液,然后依染色所示的乳管分布范围和方向,作腺体的楔形切除,切除病变乳管及其周围组织;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考虑行患乳单纯切除。切除标本应送病理检查,如见有恶变应按乳癌处理。

2.病因

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孕激素水平低下,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是雌激素异常刺激的结果。与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因相同。几乎70%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乳腺增生病的一种伴随病变。

3.症状

管内乳头状瘤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本病病灶不同,表现症状各一。

(1)单发性大导管内乳头状瘤可在乳晕下或乳晕边缘部位能及到长约1cm的索状肿块,或扪及核大小的结节,由于肿瘤所在的导管内积血积液,按压肿块即有血样、奶样或咖啡样分泌物从乳头溢出,但溢液口固定。本病常为间歇性自发溢液,或挤压、碰撞后溢液。多数患者发现在内衣上留下棕黄色的污迹就诊发现的。溢液排出,瘤体变小,疼痛不明显,偶而有压痛、隐痛,该证恶变少见。

(2)多发性中、小导管内乳头状瘤源于未梢导管,位于周边区,是由于中、小导管内的腺上皮增生而形成。多在患侧外上象限有多个结节、颗粒成串珠状,边界不清,质地不均,部分有溢液症状,也有部分无溢液者,溢液呈血样、黄水样、咖啡样。本病恶变可达5—10%,被称之为“癌前期病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4.鉴别

导内乳头状瘤临床上常与囊性增生病、导管扩张综合征、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乳头状癌相混淆,要综合分析,仔细辨证而确定。

导管内乳头状瘤,中医称之为“乳衄”,是由于忧思过度,肝脾两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瘀血阻络到局部肿块。肝气郁久化热,热久化火,肝火亢盛,肝不藏血,脾气受损,脾不统血,血失统藏,迫血妄行而导致。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