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科 > 矮小症

矮小症的老中医诊断标准

导读:肾之阳气虚弱,不能达于肌表,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卫表不固,则咳逆易自汗出,舌淡,脉沉细无力,形体消瘦,身材矮小,皆为肾阳虚之象。

矮小症发病原因在中医里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那么根据其发病原因就会有不同的诊断标准。那么,矮小症的中医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一介绍:

1.肾精亏虚:

证候:禀赋虚弱,先天不足,身材矮小,形体消瘦,囟门迟闭,发育迟缓,筋骨痿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先天不足,肾精亏虚,致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精血亏虚,则形体瘦弱,筋骨痿软,囟门迟闭。

2.肾阳不振:

证候:面色晄白,面容呆滞,表情淡漠,身材矮小,骨骼脆弱,筋骨痿软,畏寒肢冷,面目四肢浮肿。舌胖淡,苔黄腻或白腻,脉沉细。

证候分析:肾主骨,肾虚则骨骼脆弱,筋骨痿软,身材矮小;肾阳虚衰不能达于肌表,温煦肌肤,故畏寒肢冷,面肢浮肿,舌淡胖,脉沉细;肾亏及脾则面色晄白,表情淡漠,面容呆滞。

3.肺肾两虚:

证候:形体消瘦,喘咳不休,体虚气短,汗多怕冷,身材矮小。舌淡少苔,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久病咳喘,肺虚及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气虚下关不固,气失摄纳,故呼气多而吸气少,气不得延续而喘咳不休,体虚气短;肾之阳气虚弱,不能达于肌表,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卫表不固,则咳逆易自汗出,舌淡,脉沉细无力,形体消瘦,身材矮小,皆为肾阳虚之象。

4.脾胃虚弱:

证候: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纳食不振,身材矮小,囟门迟闭,筋骨痿软,毛发稀疏。舌淡,苔腻,脉细弱。

证候分析: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纳食不振,身材矮小;脾虚及肾,致筋骨痿软,毛发稀疏,舌淡,脉细弱。

5.肝肾阴虚:

证候:头晕目眩,面色不华,筋脉拘急,肢体麻木,身材矮小,女子月经不潮,或闭经不孕,男子遗精,潮热盗汗,咽燥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不足,虚热内生,致面色不华,潮热盗汗,咽燥口干,身材矮小,女子月经不潮,男子遗精;肾阴虚则水不涵木,致肝阴不足,不能上荣于头面,则头晕目眩,筋脉拘急,肢体麻木,舌红少苔,脉细数。

看病找病因,不同的病因会有不同的诊断标准,不同的诊断标准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矮小症的成病原因在中医里不外分为两个方面。现在我们国家正大力提倡中医治疗,我们更应该积极响应。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