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常识

糖尿病肾病浮肿的规律

导读:同时,低蛋白血症还可引起有效血容量减少,使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加,引起浮肿。

糖尿病肾病属于继发性肾病,糖尿病患者患病多年病情会“连累”到其他的一些器官,肾脏便是其中之一。随着医学界对肾病的深入研究,对肾病的发病病因由组织学研究深入到了细胞学的研究,从细胞学理论讲,出现糖尿病肾病是由于糖尿病高血糖时会引起肾脏肾小球受损,继而导致浮肿或轻或重的出现,浮肿的形成是这样的:

糖尿病肾病浮肿出现的根本原因——肾脏缺血缺氧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血液粘稠同时会使肾脏的血流速度减缓,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便会对其造成相应的损伤,最先受损的便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血液粘度增加便会使部分血液灌注在血管内壁,对内皮细胞的压力增加,导致其滤过孔隙增大,也就是通透性增加,通透性增加后使一些不应该被滤出的物质漏出,包括红细胞、蛋白,同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便会渗透到组织间隙,为浮肿埋下了伏笔。

缺血缺氧后果——浮肿

人体对肾脏的缺血缺氧不会置之不理,最主要的反应便是作出应激反应,分泌肾素。随着缺血缺氧的持续进行,分泌的肾素越来越多,肾素——血管紧张素会促使肾上腺皮质增加了醛固酮的分泌,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肾脏肾小管远曲小管重吸收钠,而醛固酮的增加会引起吸收的钠增加,最终导致大量的水钠潴留,身体的外在表现则为浮肿。

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受损的肾单位越来越多,肾小球硬化增多,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不断增加,进而蛋白漏出越来越多,蛋白流失过多形成低蛋白血症,从肾小球毛细血管中流失了蛋白,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浆胶体主要是由血浆蛋白构成),血浆胶体的重要作用便是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它出现渗透压降低就会导致水分在组织间隙的潴留,引起水肿。同时,低蛋白血症还可引起有效血容量减少,使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加,引起浮肿。

所谓规律

浮肿出现的原因知道了,那么所谓的规律又从何说起呢?糖尿病肾病的浮肿出现是随病情的发展进行的,浮肿是渐进性变化,所以以上的说的先双下肢浮肿再颜面浮肿再全身浮肿是一般规律,如果病情十分严重很可能是同时出现。

糖尿病肾病浮肿有规律,糖尿病患者不要抱着这种症状对自己的身体无大碍的侥幸心理对此熟视无睹,对于患病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定期做相关检查,是防止自己出现并发症的明智选择。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