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误区是什么呢

导读:糖尿病患者由于限制了食物的摄入量,从食物中来的水量只有600~700毫升,而成人每天需要水量大约在2500毫升以上。

患上糖尿病及时的治疗对患者来说是很重要的,这很多人也都知道这种病的危害性,所以一定要注意这种疾病的出现,糖尿病是种需长期服药、保养的疾病,在这过程中,一些患者存在着种种误区,影响了治疗效果,那么,糖尿病的治疗误区是什么呢?下面让专家来解答一下。

饮食误区

饮食误区一:怕喝水。多饮多尿是糖尿病典型症状。一些患者为了避免“多尿”,就害怕喝水,少饮水,这是一个很有害的做法。糖尿病患者由于限制了食物的摄入量,从食物中来的水量只有600~700毫升,而成人每天需要水量大约在2500毫升以上。因此,糖尿病患者每天要比正常人喝更多水,才能保证机体代谢平衡。特别是现在夏天,人们留汗多,机体蒸发的水分增加,更应多喝水,每天至少要饮1500毫升水。

饮食误区二:南瓜能降糖。南瓜能降糖的说法是从日本流入中国的,其实,这是一种误传,没有科学根据。而且还有实验表明,糖尿病人每天吃南瓜1~2千克,血糖会明显升高。

专家提醒说,南瓜作为一种普通的蔬菜,糖尿病患者可以少量吃些,但不能把它当作降糖药来吃。

饮食误区三:荔枝能降糖。实际上,荔枝和南瓜一样,吃多了,不仅不会降糖,血糖还会更高,短期内大量吃荔枝还会得“荔枝病”。

饮食误区四:多喝稀饭。福州人爱喝汤是全国闻名了,还有许多人爱喝稀饭,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尽量少喝稀饭,这是因为,稀饭容易消化吸收,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血糖,容易引起餐后的高血糖和下一餐前的低血糖,对糖尿病的治疗不利。因此,糖尿病患者因多吃干饭、馒头和粗粮。

饮食误区五:多吃肉补充营养。这个误区在糖尿病患者中非常普遍。我们知道糖尿病患每天饮食量要根据身高、体重和血糖水平来计算合适的量。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的饭量要比正常人少,一些患者担心米饭吃少了,营养不够,就想多吃肉来补充,有的还以为肉含糖少,不会高血糖。

其实,只要按需饮食,营养足够了,三大营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体内是会相互转化的,肉、鱼本身含糖不高,但它所含的脂肪和蛋白质会在体内转化为糖。肉类、油脂类产生的热量就是米饭的两倍,这样等于饭吃得更多,血糖更高。

运动误区:吃得少,尽量不动

有的糖尿病患者认为自己饮食少,人感到乏力,不想运动。其实,运动是有效控制血糖的一种治疗方法。运动能使体内多余的热量得到释放,能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对降血糖非常关键),降低血糖,并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

同时,运动还能改善血压和血脂。最近,天气炎热,不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了,究其原因,多是因为整天躲在空调房,不敢外出,缺乏运动所致。糖尿病患者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最佳效果,散步、慢跑、游泳等强度适中的项目最适合。

药物误区:口服降糖药随意性

糖尿病口服药对服药时间有较严格的要求,如有的需饭前吃,有的需饭中吃,有的需在与第一口饭后一起吃,有的饭后吃;有的药不需咬碎,有的必需咬碎。一些患者虽然服用了药物,但不知道或分不清哪些药物要饭前吃,哪些药是饭中吃,哪些药是饭后吃,结果影响了药效和功能,严重的还出现不良反应。

磺脲类药物,一般饭前半小时服;但控释片(如瑞易宁)和缓释片(如秦苏、达美康缓释片)不需提前、不可咬碎;二甲双胍一般饭后服,但二甲双胍肠溶片需饭前半小时吃;诺和龙和拜糖苹可跟饭一起吃,但拜糖苹需与第一口饭一起吃,并且咬碎效果更好。

温馨提醒:此外,还有些患者自己修改药物,影响血糖水平。碰到这种情况,患者应该咨询了解你病情的专科医生,再作决断,不要自己随意停药,或改药。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