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膜膨出,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系统发育畸形,既然是先天性的,大家都知道肯定是发生幼儿身上的几率比较大了。那么面对这种先天性的畸形我们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小儿脊膜膨出患者的治疗方法吧!
1.病史询问患儿是否在出生后即发现于腰骶部、颈后部或背部中线处有一软性包块,是否逐渐增大并于哭闹时包块张力增加,有无下肢畸形和大小便失禁,有无头颅增大和智力减退。
2.神经系统检查两下肢有无运动障碍和变形,大小便有无失禁,会阴部有无鞍形感觉障碍。
3.局部检查注意肿块大小和基底部的宽窄,透照时有无脊髓和马尾神经影,表面皮肤是否正常,或为半透明膜,有无溃疡或穿孔漏液。
4.脊柱X线平片了解椎骨的缺损部位和范围。
5.X线平片检查可显示椎管骨质发育缺损的程度和范围。
6.MRI检查能显示囊内的脊髓和神经根,并能发现常伴有的其它畸形,如脊髓栓系、椎管内(或(和)皮下)脂肪瘤、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等。
一、治疗
1.凡神经症状较轻和无脑积水者,均应早期手术治疗。
2.两下肢严重瘫痪、大小便失禁和伴有脑积水者,应视为手术禁忌。
3.手术时期一般在生后2~3个月即可进行手术。囊壁菲薄将破裂或已破裂者,应尽早手术。局部已形成溃疡者,应更换敷料直到创面愈合后3~5个月再行手术。
4.手术方法和注意点①采用俯卧位,头低脚高。②一般采用横切口。③皮肤切除不可过多,防止缝合时皮肤过紧。④囊颈要游离到骨缺损处,必要时切除椎板和硬脊膜外瘢痕粘连带,神经组织要彻底松解和游离,尽可能保留有功能的马尾神经,但对圆锥造成牵扯作用的终丝应切断。
5.骨缺损处应用囊壁或腰背筋膜作加强修补,严密缝合防止漏液。
二、术后处理
1.敷料周边以胶布封闭,防止尿、便污染。
2.术后采用俯卧位,臀部抬高,至7~9d拆线后再坐起或抱起。
3.术后随访观察头围是否增大。
了解了关于小儿脊膜膨出患者的治疗方法,希望身边有小孩子的家长能更细心一些,特别是在照顾他们的时候发现他们身体出现了异常,就更要引起重视了,发现疾病了要做到早检查,早治疗。最后希望大家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