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患有了静脉血栓就应该长时间的躺在床上,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我们长时间地躺卧在床上对于静脉血栓的恢复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那么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治疗静脉血栓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以此来帮助我们治愈。
1.保护患肢——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抬高患肢20~30cm,避免患侧肢体剧烈运动和挤压患肢,以免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要注意避免患病肢体外伤,及时增添衣物,免受寒冷刺激或涉水淋雨、感受寒湿之邪,以免血行不畅,导致病情的加重或深静脉形成的复发。
2.绝对戒烟——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已经明确证实,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成分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损害,能促进血栓的形成。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要远离烟草,既不能主动吸烟,也不要被动吸烟。
3.避免久站久坐——长久处于某一体位,下肢活动减少可以导致血流缓慢,这是促进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避免久坐、久卧或长期站立等体位,尤其是乘坐长途车、飞机的旅客,从事伏案工作的办公人员,以及沉迷于网络世界的“网虫”,经常改变体位,如散步、加强肢体运动、多饮水等,以增加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妊娠和避孕——妊娠和产后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极易导致血栓复发。患者若妊娠,则需坚持穿医用弹力治疗袜,促进静脉回流,以期减少血栓复发的概率。避孕药可以促进血栓形成,因此需要避孕的患者可以采用其他避孕措施,这对育龄女性尤为重要。
一、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本病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
感染性者多见于急性感染、分娩、盆腔或腹腔手术后,非感染性者则由于血液淤滞所致,且多见于小腿后部静脉。
(二)发病机制
由各种原因所致小腿静脉回流压力降低,血液黏度和血小板增加,血液凝固性增高。当血管受到轻微损伤时,可促使血小板黏附于局部形成血栓,接着纤维蛋白沉着使血栓增大,导致管腔闭塞。甚至波及附近或远离的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吃什么好?
二、静脉血栓形成吃哪些对身体好?
(1)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凝集。
(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它能扩张血管,具有降压和促进胆固醇排泄的作用。
1、给予高维生素(芹菜、韭菜、粗粮、豆类)、高蛋白(肉类、鱼类、乳制品类)、高热量(牛奶、蛋糕、鸡蛋、甜食)、低脂(禁用肥肉、蛋黄、脑)饮食。
2、提供流质或半流质清淡的饮食,防止过硬、过咸、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和刺激口腔粘膜。
3、宜喝热牛奶或听轻音乐,使大脑放松,促进睡眠。
三、静脉血栓形成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食辛甘肥腻之品,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病情。
2、睡前避免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温馨提示,通过阅读上文我们了解了静脉血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首先我们应该保护自己的患肢,其次就是避免长时间的久坐或久站另外,如果静脉血栓患者,有妊娠或者避孕措施应该相当的重视。做好日常防护措施远离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