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要知道的五类药物是什么,药物可以治好心脏病吗,洋地黄对心脏病的康复有帮助吗,洋地黄有助于改善心脏病病情吗。那么,接下来看看专家介绍心脏病患者要知道的五类药物,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心脏病患者警惕,五类药物不救命反要命。对人类来说,心脏病是属于极其危险的疾病之一,稍有不慎就能要人性命,所以要尽早知晓心脏病危险药物。心脏病当心,5类危险药物最能要你命。
第一类:作用于心脏的药物
多数能导致心源性猝死的药物都属于这一类。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如洋地黄、地高辛。目前倾向于小剂量治疗,若过量使用或同时使用其他能提高地高辛血药浓度的药物,可出现“洋地黄中毒”,再贻误治疗,会因心室纤颤而导致死亡。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分为四类,使用不当均会导致心律失常。如奎尼丁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药物,然而当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超过6ug/ml时,就会出现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心房颤动病人用该药治疗时可诱发心房内血栓脱落,引起脑栓塞或心肌梗死而突然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奎尼丁晕厥”。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时,若用药过量或静脉注射过快,会导致血压下降或心搏骤停,严重者会因循环衰竭而死亡。另外,有些药物同时使用也有心脏骤停的风险,如普萘洛尔和维拉帕米,两者均有钙通道阻滞作用,抑制心脏,如果并用此种效应就会加强,可引起心脏骤停。作用于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药物如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心脏在神经-体液平衡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发挥泵的作用,如心脏由于血管活性药物引起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将导致心脏自律性兴奋性发生变化。
第二类:抗抑郁药物
随着压力倍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抑郁倾向,部分患者也会接受治疗。但是心脏病患者切忌不能随机服用抗抑郁药物。如丙米嗪除抗抑郁作用外,能降低血压,易致心律失常。近来证明,它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因此慎用。
第三类:抗疟疾药物
氯喹及氯喹磷酸盐是有效的抗疟疾药物,有类似奎尼丁样作用,大剂量应用可致心动过缓、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引起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导致病人死亡。另外,疟疾发作期一次大量用药,可发生不可逆性休克而导致猝死。故该药对年老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禁忌。
第四类:钾盐、钙剂等补充电解质类药物
电解质是维持心肌电生理功能的重要成分,血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心脏骤停。严重高血钾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引起心肌细胞的兴奋性降低,可直接导致心搏停止;严重腹泻病人钾的大量丢失,可引起严重低血钾,如不及时补充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室颤动。低血钙,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产生室内传导阻滞而导致心脏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