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肉眼呈紫红色或深红色血管性团块,而显微镜下见病灶由密集而扩大的血管构成,那么大家知道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变化吗?下面就为你解说相关知识。
(一)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由于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血窦壁菲薄,易破裂出血。血流缓慢、反复出血后不同时期出血成分沉积及血栓形成、钙化等继发病理变化是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影像学成像基础。由于病灶内血管腔的扩大、新生血管生长或薄壁血管反复破裂出血以及出血机化,纤维增生或囊腔形成等,可使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不断增长、扩大。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多为界限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的等至稍高密度影,可合并斑点状钙化。除急性出血或较大的病灶,灶周一般无水肿及占位征象。注射造影剂后病灶的增强幅度主要取决于病灶内血栓形成和钙化的程度。
MRI比CT可更清晰地显示不同时期出血成分的信号变化。瘤巢内的反复慢性出血和新鲜血栓内含稀释的游离正铁血红蛋白,使其在所有成像序列中均呈高信号。病灶内胶质间隔和沉积的含铁血黄素表现为网格状长T1、短T2信号带。陈旧血栓以及反应性胶质增生呈长T1、长T2信号。钙化在T1WI和T2WI上均为低信号。病灶周围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形成长T1、短T2低信号环。因此,典型的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低信号环围绕的网格状或桑葚状混杂信号团块。Barker认为这是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特异信号。由于含铁血黄素的磁敏感性效应,
梯度回波像较T2WI能更多地显示多发小的病变。但梯度回波像应结合T1WI和T2WI表现综合分析,以利于克服含铁血黄素形成的伪影对正确诊断的干扰。
在DSA上,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多不显影,这可能与血管口径过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循环时间延长,出血压迫供血血管或血管痉挛等有关。
(二)中颅窝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与脑内型病灶相比,中颅窝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相对较大。由于其增大机制与激素水平变化、毛细血管芽扩张以及血管腔内的血栓形成有关。因此,其影像学特点也与脑内型病变不同。
在CT上,鞍旁外大内小的类哑铃形病灶及病灶内未见钙化是中颅窝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特点,但病变的密度及强化程度与鞍旁脑膜瘤不易区别。
中颅窝、鞍旁境界清楚的类哑铃形病变,呈均匀的稍长T1、长T2信号,在质子密度像上也为高信号,且病灶内未见血管流空现象;增强扫描,病灶多明显均匀强化,是中颅窝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较特异的MRI影像学特点。这是因为血窦内血液流动相对缓慢,因此,病灶未见血管流空现象。密集排列的血窦之间无正常脑组织,又由于血液主要是由水与血红蛋白等组成。所以,病变在T1WI上呈较均匀的稍低信号,在T2WI和质子密度像上表现为高信号。注射Gd-DTPA后,由于其缩短了血液的T1弛豫时间,在T1WI上病灶明显强化。近年来的一些文献也支持这一观点。
中颅窝、鞍旁始于毛细血管期延至窦期的团块状淡染色影是中颅窝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比较特异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供血动脉较细或因病灶内血流缓慢使造影剂被稀释。因此,对于疑诊为中颅窝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人进行DSA检查时,如有必要可将摄影时间延至16~17秒以使造影剂聚集达到足够的浓度,便于观察染色,颈内、外动脉分别造影有利于观察其血供。
通过以上我们为大家解说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病理。如果大家能够过早的认识到这些知识的话,就可以避免血管瘤的发生,如果发现家中有以上类型的血管瘤疾病的话,请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