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和基因携带者,尿卟啉原Ⅰ合成酶活力减少到正常的50%,由于负反馈作用,继发肝ALA合成酶增多,致卟啉前身物质ALA和PBG合成过多,体液中的浓度增高,大量由尿中排出。某些药物可诱发本病。症状多在青春期出现,并与月经周期有关,故男性和儿童很少发病。有些病人的类固醇5-α-还原酶活性低下,说明其内分泌状态与发作有一定关系。某些药物如巴比妥类、磺胺类、氨基比林和类固醇类如孕烷醇酮(pregnenolone)皆可诱发本病的发作。实验证明,原卟啉的合成被部分阻断后,此类药物可造成对肝血红素的需要增多,促使肝细胞色素P450(hepaticcytochromeP450)的合成(P450是一种血红素蛋白hemoprotein,其半衰期很短),从而使ALA合成酶增多,因此认为尿卟啉原Ⅰ合成酶缺乏的病人,对药物所致的P450代谢障碍失去调节作用。此外,注射葡萄糖和高铁血红素(hematin)可使症状缓解,葡萄糖可抑制ALA合成酶;高铁血红素注射后可因反馈作用抑制ALA合成酶的产生,从而使ALA和PBG的排泄量明显减少,此现象间接证明本病是由于ALA合成酶产生过多所致。临床观察证明,对这类病人减少其能量供给,造成负氮平衡,则ALA与PBG的排出量增多,给予葡萄糖或恢复正氮平衡后,尿中此类物质排出量明显减少。神经系统症状产生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因为ALA与PBG由肝细胞中释放,通过血脑屏障,作用在神经细胞的缘故。多数病人血中ALA与PBG浓度的高低与神经系统症状轻重有一定关系,但也曾有报道此类病人已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虽血浆中ALA与PBG浓度增高,但并无神经系统症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