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人体血液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止血和凝血的作用。但是由于疾病或者其他因素,血小板的数量会大量减少,这样使得患者出现凝血障碍,一个很小的伤口就有可能会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险。那么您对血小板减少的症状了解多少呢?
血小板的参考值:PLT:100---300X109/L,血小板减少止血功能差,易引起出血,紫斑等症状。
慢性血小板减少较多见,多发生于女青年。
临床症状为:
1、起病缓慢,病程长;
2、出血轻,一般为皮肤、鼻、齿龈出血和月经过多;
3、可以轻度脾肿大;
4、少部分可痊愈,大部分反复发作而迁延数年;
5、血小板多在50×109/升以上。
急性血小板减少较少见,儿童居多,常于春季或初夏发病;病前1-3周多有上感病史。
临床症状为:
1、急起畏寒、发热;
2、出血部位广泛,皮肤黏膜出血广泛且严重;
3、脏肿大;
4、预后良好,大多数半年内可治愈或自愈,仅少数病例转达变为慢性型;
5、血小板<50×109/升。
在饮食上应如何调理呢
1、饮食建议
为防止发生消化性溃疡和骨质疏松,建议血小板减少患者每天早餐食用牛奶500ml及苏打饼干,可中和胃酸,这对防止消化性溃疡有一定好处。预防骨质疏松可选择含钙高的食物,如钙奶饼干、虾皮等。
2、饮食选择
因血小板减少,患者血管脆性增加,自身凝血机能存在障碍,所以在进食坚硬、油炸及各种刺激性食物时容易导致齿龈出血、便血,甚至消化道出血。
因此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进食生冷的东西,尽量吃容易嚼烂的食物;不饮酒;可选择牛肉汤、鸡汤、面条、肉末、馄饨等食物;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以免诱发口腔或消化道出血。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的迹象时,应暂停进食,立即就医。一般出血停止24小时后,才能进食流质食物,如米汤、牛奶等。
3、饮食卫生
血小板减少患者尽量不吃隔夜的饭菜,因细菌繁殖较快,食用这些食物极易引起食物中毒,出现腹泻、腹痛,使得虚弱的身体更加虚弱不堪。此外,血小板减少患者不应进食变质的食物,如变质的蛋、肉、鱼等。每次饭后,食具应洗后煮沸,或蒸气消毒。
通过上文的描述,相信您对血小板减少的急慢性症状有了详细的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日常生活中,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工作对其健康十分重要,应尽量让患者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避免擦伤或者划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