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眼科 > 弱视

哪些行为可以帮助孩子避免弱视

导读:人们知道良好的视力不是先天获得的,婴儿出生时,视力不及人的1%,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双眼视细胞不断发育和完善。

其实有很多孩子之所以会戴着眼镜,并不是因为他的眼睛近视了,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是因为患有弱视疾病才戴上了眼镜,而且弱视疾病的发病率正在每年增加着,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还能避免做事情的出现呢?现在就请看下面的具体介绍吧!

弱视可以发生于一眼或两眼。弱视(amblyopia)中最重要的为斜视性弱视,半数以上的弱视与斜视有关,从症状上来看,斜视为眼位异常,弱视是视力异常。两者关系如马车的两个轮子,屈光不正则象车轴,它粘结着两个车轮。弱视可以形成斜视,斜视可以导致弱视。弱视除与斜视有关的斜视性弱视外,尚有屈光异常、屈光参差等所形成的弱视。有屈光异常者不能得到矫正,就是增加照明或增强注视目标的对比度时,往往也不能使视觉得到改善。弱视按程度分为轻度弱视(视力0.8~0.6)、中度弱视(视力0.5~0.2)、重度弱视(视力低于或等0.1)。弱视眼并不少见,国外报告在普遍人群中,弱视的发生率2~2.5%,中国弱视发病率约占2~4%,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人们知道良好的视力不是先天获得的,婴儿出生时,视力不及人的1%,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双眼视细胞不断发育和完善。5岁以内是视功能发育的重要时期,视觉发育一直延续到6~8岁,如这个时期某种原因造成双眼视物障碍,视细胞就得不到正常的刺激,视功能就停留在一个低级水平,双眼视力低下,不能矫正,就形成了双眼弱视;若只能用一眼视物,久而久之反复刺激的眼视觉发育了,而不能注视的另一眼发育迟缓,就形成了单眼弱视。弱视在视觉发育期间均可发生,多在1~2岁就开始。弱视发病愈早,其程度就越重。弱视是指眼球检查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正常,且通过配戴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0.8以上。

如何更好的避免孩子弱视,各位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了

(1)首先家长应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正常视力是不一样的,正常儿童的视力发育是随着儿童的成长逐步完善的。我国儿童不同年龄正常视力是:2岁为0.5至0.6;3岁为0.9;4岁为0.9至1.0;5岁和5岁以上为1.0或1.0以上。一般儿童视力发育在6-8岁趋于稳定。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容易把正常视力的儿童误认为弱视。

(2)要耐心劝导孩子坚持戴眼镜。除洗澡、睡觉之外,一定要坚持戴眼镜,尤其是遮盖健眼时,这点很重要,镜腿要用链条连起来,防止眼镜打碎。

(3)孩子得了弱视后,要对弱视这一眼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充分了解弱视治疗过程是缓慢的,视力是逐渐提高的,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恒心。

(4)要在幼年时期就对儿童进行视力检查,一旦发现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以免发展成弱视。

弱视疾病往往是出现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所以如果家长朋友们不注意的话很有可能就忽视了孩子眼睛的视力问题,希望大家在看完上面的文章内容以后,一定要多注意告诉孩子怎样用眼睛才是健康的行为,学会健康的用眼才可以避免让眼睛出现弱视疾病。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