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眼科 > 弱视

弱视疾病的症状究竟会有哪些呢

导读:它不仅反映视器对细小目标的分辨能力,也反映对粗大目标的分辨能力,故能更全面地反映视功能,远较视力表视力检查敏感。

弱视是较为多发的眼部疾病了,带来了很多的危害给孩子,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此病的病发率特别的高,我们必须要清楚的去了解弱视的知识,特别是需要将该病的症状表现认识清楚才可以,来认识一下弱视的相关症状表现会有哪些呢。

1.对比敏感度,对比敏感度检查是检查形觉功能的方法之一。通过测定视器辨认不同空间频率的正弦条栅所需要的黑白反差来评定视功能的好坏。它不仅反映视器对细小目标的分辨能力,也反映对粗大目标的分辨能力,故能更全面地反映视功能,远较视力表视力检查敏感。专家检查了弱视患儿的脑脊液,发现弱视的视力与脑脊液之间有直线性关系。当视力降低时,脑脊液也低下,曲线的高峰值向左移(向低空间频率端)。经遮盖疗法弱视眼视力已达20/20时,主眼与弱视眼的脑脊液仍有显著性差异,原弱视眼的脑脊液比主眼仍然低下。斜视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都同样有这种现象。

专家发现形觉剥夺性弱视的脑脊液与斜视性及屈光参差性者有显著差异,前者对固定的和移动的视标的敏感度极度低下,有些病例仅见检查视野中有物体移动,但不能分辨具体的条栅。斜视性弱视患者的脑脊液测定有两种表现,第1组仅对高空间频率低下,第2组则对高、低空间频率都降低;后者的弱视程度比前者为重而且弱视发病年龄也较早。因此专家建议将斜视性弱视进一步分为高空间频率异常型及全空间频率异常型。这两型在斜视类型、治疗反应及弱视复发各方面都没有区别。专家对正常人及弱视患者进行了脑脊液测定,发现弱视眼的脑脊液曲线保持山形,但较正常眼为低,峰值左移,曲线由中空间频率区开始下降,至高空间频率区下降迅速。

2.拥挤现象,弱视眼的体征之一是对单个字体的识别能力比对同样大小但排列成行的字体的识别能力要高的多,这个现象叫拥挤现象。专家发现弱视患儿对单个字的视力可能正常或接近正常,只有用排列成行的字体检查,才能发现弱视。因此用单个字体的检查结果不能反映弱视的真实情况。约有1/3的发育性弱视在初起时没有拥挤现象,但在治疗期间忽然出现。各弱视眼对行字体与单个字体识别力的差异很大。行字体视力越低下则二者之间的差别也越大,有的很惊人。

例如有些病例的行字体只能识别6/30而单个字体的识别力则为6/6,单个E字视力表为0.6者仅为行字体e字表的0.25左右。这是因为邻近视标之间的轮廓相互影响关系。最初认为拥挤现象仅见于弱视,是弱视患者所具有的特征。专家则持不同意见,认为拥挤现象与视力水平有关,视力越差,拥挤现象越严重。因为由于其他眼病引起的视力高度减退也可有这现象。同时在人为的(用镜片使视力模糊)病例也可引起本现象。

用视力表作为检查弱视的程度和治疗效果的依据是不完全恰当的,尤其为深度弱视,因为视力表在0.1~0.3行处只有1~3个字,由于字数少,容易记忆,也不易引起拥挤现象。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专家设计了一种新型视力表,每一行的字数相等。用视力表与新型表对84例弱视患儿进行测验和对比,发现仅在视力为0.05~0.1的患儿中,这两种不同的E字表的检查结果有明显差异,最大的差别为5.8倍,单个E字表为0.6者仅为行列E字表的0.25左右。

发育性弱视患者应有单个字体和行列字体两种视力表检查。弱视治疗的目的是要使行字体视力变为正常。行字体视力不正常者不能算作弱视治愈。治疗一个时期后,如果单个字体的识别力变为正常而行字体视力仍不正常则预后不佳,获得的视力多不能维持。二者之间的差别越大,预后越差,二者的差别逐渐缩小,则预后良好。治疗结束时,患者有无拥挤现象对于判断预后有相当价值。检查拥挤现象有临床意义,应当常规执行。

我们在认识到了上面的相关知识之后,清楚的认识到了弱视疾病发病后的症状是什么了,弱视的出现对于孩子的眼部健康带来了相当严重的危害,所以家长们必须要将弱视疾病加以重视,而且要将此病的症状表现了解清楚,展开弱视的预防工作。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