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肿瘤科 > 大肠癌

大肠癌与体癣有哪些关系

导读:大肠腺瘤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多发性家族性腺瘤是由于染色体发生遗传变异而出现的癌前病变,为显性遗传疾病。

其实生活中大肠癌这样的疾病的病因是非常多的,其实大肠癌疾病出现的时候引发的疾病是我们应该担心的问题,当出现大肠癌疾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积极的治疗,那么引发大肠癌疾病的病因是怎么样的呢?

(1)饮食因素:食物中缺乏不吸收的纤维素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结果使粪便中的致癌物质对肠壁作用时间延长,促进了肠道对敛橱物质的吸收滔高纤维素饮食具有吸收水分的性能,故可增加大便量,使致癌物质的浓度下降,在肠道中停留时间缩短,减少肠道致癌物质的作用时间,并可吸附有害物质,促进排出,从而减少了大肠癌的发病危险性。

(2)血吸虫病流行区大肠癌的发病率升高,一般认为,大肠粘膜上血吸虫卵长期沉积可造成粘膜的反复溃疡、修复及慢性炎症病变,并在此基础上诱发大肠癌。

(3)慢性结肠炎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有人报道其发生大肠癌的机会6.9倍,约有10%~20%发生癌变。

(4)出血性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危险性更大,患病超过10年者,约有50%发展为癌。

(5)大肠腺瘤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多发性家族性腺瘤是由于染色体发生遗传变异而出现的癌前病变,为显性遗传疾病。其后40%-50%可发病。一般8-10岁开始患腺瘤,如不治疗,40岁前后100%发生癌变。

便血往往是大肠癌患者的第一个症状,早期量很少,多在大便的一侧附有新鲜血痕。少数病人在粪便排出后,随之排出较多量滴状的新鲜血液。乙状结肠因紧连直肠,故乙状结肠癌的便血特点类似大肠癌,但由于粪便在乙状结肠内停留的时间长,便血的颜色会变暗,排出的大便多为绛紫色或黑紫色。

有时由于血量少,或在体内停留时间长,大肠癌导致的血便肉眼不能觉察,故做大便隐血试验有重要意义。另外,大肠癌的便血须与痔疮、肛裂、菌痢、肠炎、肠息肉、溃疡穿孔等疾病引起的便血进行鉴别。

大肠癌的另一早期症状是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大肠癌的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部分患者可在便秘后出现腹泻,或仅为大便开始时干燥而末端变稀,或反复交替出现便秘与腹泻。

正常的大便呈圆柱形,垂直从肛门排出,如果癌肿突出在直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的大便往往变细,形状可呈扁形,有时变形的大便条上还附着有一丝丝血痕。

温馨提示:对于大肠癌这样的疾病的出现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其实这样的疾病带来的伤害是相当的多的,并且大肠癌早期的症状也是非常的多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重视预防,重视治疗!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

相关菜谱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