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肿瘤科 > 胆管癌

胆管癌疾病的起因有什么

导读:临床上仅有10%的患者因胆石症行胆管切除时发现肿瘤局限于胆管,另有15%早期已侵犯胆管窝或周围淋巴结,在此期若行扩大性根治手术,仍有治愈的可能。

胆管癌疾病是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的一种疾病,而且至今来讲胆管癌疾病发病原因并不明确,所以对于这样的疾病我们更加应该都去了解相关的常识,下面我们就跟随小编去详细的了解一下胆管癌疾病到底有着怎样的形成原因呢?

胆管癌有多种不同的组织类型,但无一种有其固定的生长方式和特殊的临床表现。胆管癌绝大多数为腺癌,约占80%,其中60%为硬性腺癌,25%为乳头状腺癌,15%为黏液腺癌。其余为未分化癌占6%、鳞癌占3%、混合瘤或棘皮瘤占1%。尚有其他罕见的肿瘤包括类癌、肉瘤、黑色素瘤和淋巴瘤等。

肉眼观察多表现为胆管壁弥漫性增厚,并侵及邻近器官,偶见乳头状突起向胆管腔内生长者。胆管癌的扩散方式主要以局部浸润肝脏和周围器官如十二指肠、结肠以及前腹壁为多见。如胆管颈或Hartmann袋的肿瘤直接浸润肝总管,则在临床表现和放射影像学检查上很难与胆管癌相鉴别。早期病变可直接浸润到胆管窝,也可通过血源性播散,经胆管静脉沿胆管颈而侵及肝方叶。胆管壁具有丰富的淋巴管,有利于肿瘤早期向胆管管、胆总管和胰十二指肠区周围的淋巴结扩散。直至肿瘤晚期,方可见远处转移及经腹腔播散。临床上仅有10%的患者因胆石症行胆管切除时发现肿瘤局限于胆管,另有15%早期已侵犯胆管窝或周围淋巴结,在此期若行扩大性根治手术,仍有治愈的可能。Piehler等(1978)收集文献报道的984例胆管癌,侵犯肝脏占69%,区域性淋巴结受侵者占45%。

75%的胆管癌可直接侵犯周围脏器,发生频率依次为肝、胆管、胰、胃、十二指肠、网膜和结肠。60%有淋巴转移,远处转移者约占15%,腹膜转移者不到20%。沿神经鞘扩散是肝胆系统癌肿特点之一,在进展期胆管癌患者中有近90%发生神经侵犯,是本病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

胆管癌的病理分期:1976年首先提出了原发性胆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和分级方案,其依据是胆管癌组织浸润生长和扩散的范围以及细胞的分化程度。由于其简便实用,很快为广大外科学者认同并广泛采用。具体分为5期3级,方案如下:分期:Ⅰ期,癌组织仅限于胆管黏膜;Ⅱ期,癌组织侵犯胆管黏膜和肌层;Ⅲ期,癌组织侵及胆管壁全层,即黏膜、肌层和浆膜层;Ⅳ期,癌组织侵犯胆管壁全层并有淋巴结转移;Ⅴ期,癌组织直接侵犯肝脏或有肝转移,或者有任何器官的转移。分级:Ⅰ级,高分化癌;Ⅱ级,中分化癌;Ⅲ级,低分化癌。分期和分级与预后单独相关,分期和分级的相加值与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数值越高,预后越差。

我们只要能够认真看完文章内容的介绍相信您对于胆管癌疾病的形成原因已经有了了解,在生活当中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胆管疾病的形成原因,因为了解了这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去预防和治疗胆管癌疾病,争取有效地远离这样的疾病,避免太多的危害产生才好。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