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应该注意一些常见疾病的出现,甲状腺瘤就是其中的一种,随着疾病的严重,对患者的身体影响也非常多,平时我们应该尽早了解这种疾病的存在,并且要注意一些早期的症状表现,有效提高患者身体素质,甲状腺瘤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甲状腺瘤的患者多为女性,年龄常在40岁以下,一般均为甲状腺体内的单发结节。病程缓慢,多数在数月到数年甚至时间更长,患者因稍有不适而发现或无任何症状而被发现颈部肿物。多数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韧实,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肿瘤直径一般在数厘米,巨大者少见。
甲状腺肿瘤起病非常隐匿,病情早、中期,病人可无任何自觉症状。随着病情逐渐发展,可出现颈前区不适、闷胀感,随之可发现颈前区下部增大、隆起,或可自行扪到肿瘤,如未及时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压迫气管及周围组织,患者可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声嘶、吞咽不畅感及吞咽困难;甲状腺癌发生肺部转移时,可出现刺激性咳嗽、胸痛等症状。
巨大瘤体可产生邻近器官受压征象,但不侵犯这些器官。有少数患者因瘤内出血瘤体会突然增大,伴胀痛;有些肿块会逐渐吸收而缩小,有些可发生囊性变。病史较长者,往往因钙化而使瘤体坚硬;有些可发展为功能自主性腺瘤,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乳头状囊性腺瘤有时可因囊壁血管破裂而发生囊内出血。此时,肿瘤体积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有胀痛感。部分甲状腺瘤可发生癌变,癌变率为10%~20%。具有下列情况者,应当考虑恶变的可能性:肿瘤近期迅速增大、瘤体活动受限或固定、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肿瘤硬实、表面粗糙不平、出现颈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瘤病理上可分为滤泡状腺瘤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前者较常见,切面呈淡黄色或深红色,具有完整的包膜;后者较前者少见,特点为乳头状突起形成,多为单发结节,发展慢,病程长。
甲状腺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缺碘与高碘:有关缺碘或高碘可致甲状腺肿瘤的观点,在人类始终未被证实。有研究资料显示,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地区,甲状腺瘤的发病率较高,经补充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得到控制后,甲状腺瘤的发病率亦随之下降。在缺碘地区发病多为甲状腺滤泡癌而高碘地区为乳头状癌,但这些原因均有待深入研究。
2、内分泌紊乱:有研究提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系统平衡失调和甲状腺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动物实验表明,人为地造成大鼠血中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处于高水平状态时,甲状腺瘤的发生率会增加,而加用甲状腺片后,可使其发病率下降。雌性激素亦有可能是致癌因素之一。
3、放射线损伤:婴幼儿期头颈部放射线外照射,是甲状腺瘤发病的重要因素,被照射的小儿年龄愈小,发生癌变的危险性愈高,女性一般较男性为高。
4、一些甲状腺增生性疾病:如腺瘤样甲状腺肿、功能亢进性甲状腺肿、多年生长的甲状腺腺瘤,均可发生癌变。
5、遗传因素: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甲状腺瘤患者的家族成员中,该病的患病率也较高。人类白细胞抗原是遗传的标记,有不少研究发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某一种或几种人类白细胞抗原明显增加,进一步说明本病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温馨提示,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应该尽早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病特点。并且要注意多休息,少吃一些高盐食物,避免造成内分泌紊乱,同时也要注意合理的进行护理,一旦患上甲状腺瘤,应该全面进行诊断,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病特点,而且要注意合理的进行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