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专家说脑胶质瘤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因此很容易措施有效治疗时机。只有及时确诊脑胶质瘤,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这是治疗脑胶质瘤的关键。那么脑胶质瘤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是专家为此问题作出的具体讲解。希望大家能及时发现并及早治疗。
脑胶质瘤的诊断方法:
1、放射学检查
放射学检查主要包括头颅平片,脑室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医生会根据成片中脑组织部位的改变、转移等作出判断。
2、脑电图检查
脑胶质瘤的脑电图改变一方面是局限于肿瘤部位脑电波的改变。另一方面是一般的广泛分布的频率和波幅的改变。这些受肿瘤大小、浸润性、脑水肿程度和颅内压增高等的影响,浅在的肿瘤易出现局限异常,而深部肿瘤则较少局限改变。
3、脑脊液检查
患者作腰椎穿刺压力大多增高,有的肿瘤如位于脑表面或脑室内者脑脊液蛋白量可增高,白细胞数亦可增多,有的可查见瘤细胞。由于腰椎穿刺会增加脑疝的危险,因此必要时才会选择。对于压力增显的患者应慎重操作。
4、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对脑瘤的诊断较CT更为准确,影像更为清楚,可发现CT所不能显示的微小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得到与CT相似的图像,并能观察肿瘤的生长代谢情况,鉴别良性恶性肿瘤。
5、超声波检查
超声波检查可帮助定侧及观察有无脑积水。对婴儿可经过前囟进行B型超声扫描,可显示肿瘤影像及其他病理变化。
6、放射性同位素扫描(Y射线脑图)
生长较快血运丰富的肿瘤,其血脑屏障通透性高,同位素吸收率高。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显示同位素浓集影像,中间可有由于坏死、囊肿形成的低密度区,需根据其外形、多发性等与转移瘤相鉴别。
专家提醒:针对病因施治、对症治疗是脑胶质瘤彻底治疗的关键,根据不同患者人群,不同病因,不同的病情应该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不可盲目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