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肿瘤科 > 绒毛膜癌

绒毛膜癌中医的中医治疗方法

导读:据统计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发病之前约有50%患过葡萄胎,25%发生在流产之后,其余22%则发生在正常妊娠以后。

中医治疗的方法在临床技术中应用非常的广泛,它对于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比较小,所以容易被患者所接受,那么女性的绒毛膜癌疾病又是给身体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如何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消除疾病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

中药扶正培本疗法可提高机体免疫及垂体-肾上腺皮质及造血功能,对提高人体抗肿瘤能力、控制肿瘤发展、促进机体恢复有重要意义。在诊治中,必须"审证求因",重视整体,辨证论治与抗癌相结合,根据全身正邪对比及局部变化,采用祛邪为主兼扶正的治疗原则,初期以活血化瘀为主,化疗期及化疗后扶正培本,清热解毒,佐以活血化瘀,巩固期应理气化瘀,佐以抗癌中药。

绒毛膜癌和恶性葡萄胎,是发生于胎盘外层的绒毛膜上皮细胞(即滋养叶细胞)的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一般认为,这两种肿瘤是一种疾病发展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只是绒毛膜癌比恶性葡萄眙的恶性程度更高。据统计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发病之前约有50%患过葡萄胎,25%发生在流产之后,其余22%则发生在正常妊娠以后。流行病学调查所示,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高发的国家都以大米和蔬菜为主食,葡萄胎在欧美国家比较少见,大约2000次妊娠中有1次,而在东南亚国家则多见:中国葡萄胎发生率为每1231次妊娠中有1次,即0.81%,以长江以南及沿海各地较高。本病以往死亡率很高,自从开展化学疗法以来,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的死亡率已下降至20%以下。

传统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知“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灵枢·胀论》)。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也谈到“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并开创用活血祛瘀法治疗本病之先河,尔后在大量医疗实践中,又不断总结发掘出对本病具有一定治疗作用的单验方等疗法,对于改善症状,减轻西医放、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命质量具有一定的优势。绒毛谟癌及恶性葡萄胎在传统医学中称谓不一,中医学中属“水泡状鬼胎”、“奇胎”、“怪胎”等范畴。蒙医学称之为“水泡痞”。

对于绒毛膜癌疾病尽管象的临床当中有了比较先进的技术,但是由于患者的体质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治疗方面有着许多的困难和障碍,患者可以多方面的渠道掌握一些相关的中医治疗内容,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才是最好的。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