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胃癌是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近几年的数据统计,胃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这一现象与现代化生活中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对于这种形势,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胃癌的预防方式有哪些:
不良生活方式是胃癌高发的重要因素
胃癌的发病与饮食不合理、遗传易感性、免疫功能、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摄入过多的食盐、熏烤食品、富含亚硝胺类化合物的腌制品、发霉变质的食物,以及男性、肥胖、嗜好烟酒、三餐无规律、吃饭过快、喜欢吃烫食等,均可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此外,精神压力大,情绪无法释放,经常熬夜都会引起身体的变化,造成免疫力下降,也成为胃癌的诱因。
有些人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巨大胃粘膜皱襞症、残胃等癌前疾病,这些疾病久治不愈,胃癌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特别是当胃粘膜出现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时,极易发展成胃癌。遗传性非息肉性肠癌患者和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患胃癌的风险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患者中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在发展中国家约63%的病例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
胃不舒服别不当回事
俗话说“十胃九病”,是说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所以,生活中有些人胃部不适也不当回事,随便在药店买点药吃吃。对此,杨川杰提醒,这样做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
胃癌起病隐匿,早期几乎没有什么症状,部分病人仅表现为消瘦。且胃癌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有临床统计显示,80%以上的胃癌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约1/3患者出现上腹不适、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1/3的患者没有明显消化系统症状,但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和疲倦无力;部分患者表现为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嗳气或黑便等,而这些症状并非胃癌所特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均可出现,甚至正常人偶尔也可出现,容易被大家忽视,不当回事,甚至到药店随便买点药吃,不能及时就医,导致漏诊、贻误病情。
上述内容详细介绍了可能导致胃癌的几种原因,也介绍了胃癌发病的一些症状。虽然胃癌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所以在发现我们的身体不适后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早日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