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肠炎治疗过程中的饮食原则
1、少吃多餐在急性肠炎症状消失后,患者才可以在饮食中包含固体食物。急性肠炎症状一般在2天内消退。应该吃家里自己烹饪的食物,而避免从外面买回的加工食品。不建议在患病期间吃大餐,因为胃还不能够适当的消化固体食物。重要的是每天频繁的吃小餐。在经过10-15天后,病人可以吃煮熟的蔬菜,水果和少量低脂肪饮食。2、流质饮食稀饭或粥,应大量喝水,以避免腹泻造成脱水。过度频繁的呕吐和排便,会减少身体组织的水分和电解质。因此,增加急性肠炎患者的液体摄入量是必须的,以弥补损失。液体中含有大量的糖和电解质(钾,钠),还可以帮助减少腹泻。 3、限制饮食在急性肠炎初期或病情不严重时,仅通过简化饮食,病人也可以有效地控制急性肠炎。此时胃肠道的吸收和蠕动处于不正常状态,过多摄入食物,会加重消化器官负担,增重病情。
二、急性肠炎的治疗误区
一、错误的使用“吗叮啉”,使病情加重。有患者遇腹痛伴呕吐即服用“吗叮啉”,结果使得腹痛加重。吗叮啉作用于胃肠,使胃蠕动增加,适于上腹胀痛,胃排空延迟的患者服用。而急性胃肠炎所引起腹痛的原因是胃肠运动加快、胃肠痉挛,此时服用吗叮啉就等于“火上浇油”,使胃肠运动更快,腹痛加剧。二、止泻药使用不当有患者在发生急性胃肠炎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服止泻剂,如苯已*、易蒙停等。当由不洁饮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常常有各种细菌的感染,如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属感染等。此时细菌会产生大量的毒素,并通过肠道吸收,从而引起发热、呕吐、腹泻、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等毒血症状。医生在治疗上采取的是以抗感染为主的综合治疗,对腹泻是用收敛的方法,通过使用收敛剂吸附细菌和减少肠道的分泌,来减少大便次数,而不是用止泻剂来强制止泻。因为止泻剂的作用是通过拮抗肠管的平滑肌收缩,减少肠蠕动,延长肠内容物的滞留时间来达到止泻目的。在因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时服用止泻剂,就使得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延迟排出,从而增加了毒素的吸收,加重病情。医院里目前常用的收敛剂是蒙脱石散,商品名有必奇、思密达等,其作用机理对消化道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具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对消化道粘膜具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修复、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
三、急性肠炎的中成药选择
1.寒湿吐泻起病急骤而发展缓慢,先脘腹部饱胀疼痛,继而呕吐清水或食物残渣,阵发性腹痛、肠鸣泄泻、大便如黄水样,日多次,自觉腹冷、头晕,面色苍白,精神疲乏,口不渴,可伴有发热怕冷、头痛、四肢酸痛。治以芳香化浊、健脾燥湿。适用的非处方中成药如下。①藿香正气水(丸、片、软胶囊)本药解表祛暑、化湿和中。适用于外感风寒或内伤湿滞所致腹痛、呕吐、泄泻及中暑头晕等症。②六合定中丸有祛暑除湿、和胃消食的功能,用于夏令内伤生冷、停食停水及外感暑湿所致脾胃失调,症见吐泻、脘闷、腹胀为主的患者。③去暑丸有清暑去湿、和胃止泻功效。用于中暑外感、怕冷发热、头痛身倦、肚胀吐泻。本药适于夏令感冒、无汗而有消化道症状者。藿香正气水、六合定中丸、去暑丸三药均为夏令时疫的常用药。对于夏季伤暑湿、感冒、吐泻等症颇有效验。藿香正气水着重于感寒吐泻、腹痛较急,暑湿较重者;六合定中丸着重于和胃止泻;去暑丸着重于祛暑止泻。临用时患者应加斟酌。 2.暑湿吐泻骤然起病,吐泻频作,先为胃脘部胀痛、嗳气如腐卵臭,呕吐酸臭食物或黏液,伴发热,口渴;继则肠鸣、腹痛拒按,大便泄泻如黄水样、恶臭多泡沫,带有少量黏液或血液,肛门灼热,泻后不畅,小便赤、量少。治宜清热利湿,调理肠胃。适用的非处方中成药:①葛根芩连片本药解表清里,治疗身热、喘而汗出、烦躁口渴、腹痛下痢。患者有无表症均可使用。对胃肠炎、菌痢效果显著。②香连片(丸)可清热燥湿、行气化滞。用于湿热痢疾(菌痢)、脓血相间、腹痛、里急后重的患者。
四、急性肠炎的治疗偏方
方1【组成】老柚子皮15克、茶叶10克、生姜2片。【用法】水煎服。【主治】急性肠胃炎。方2【组成】生姜、烧酒各适量。【用法】生姜切开。蘸酒搽四肢,以转热为度。【主治】急性肠胃炎。 方3【组成】葱白、米酒各适量。【用法】捣烂炒热,布包熨脐部。【主治】急性肠胃炎腹泻。方4【组成】艾叶、米酒。【用法】捣烂炒热,布包熨肚脐。【主治】急性肠胃炎腹泻。 方5【组成】茶叶100克、生姜50克。【用法】焙干研为细未,每次3克,1日3次。【主治】急性肠胃炎。 方6【组成】生姜120克、黄连30克。【用法】生姜捣烂取汁、黄连研末,小火炒干。每次6克,绿茶送,1日3次。【主治】急性肠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