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角膜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消除诱因,如对睑内翻,倒睫、慢性泪囊炎、结膜炎等及时处理和治疗。
2.控制感染:针对致病微生物,选用适当的抗生素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眼药水。
3.散瞳:凡有巩膜刺激症状,如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及并发虹膜睫状体炎,均应散瞳。
4.热敷:用湿热敷法,可使眼部血管扩张,促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刺激症状,促进炎症吸收,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
5.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只限于变态反应性角膜炎或角膜溃疡愈合后,角膜基质仍有浸润及水肿时应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上皮损伤或角膜溃疡,原则上禁用皮质类固醇,以免促使溃疡恶化,或延缓上皮损伤的愈合。
6.包扎:用无菌纱布将患眼遮盖,可避免光线刺激,减少眼睑对角膜表面的磨擦,保护溃疡创面,并可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和预防继发感染。还可戴用治疗性软性角膜接触镜,但对伴有结膜炎和脓性分泌物多者禁用。必要时可戴有色眼镜。
二、角膜炎的症状表现
炎症,除麻痹性角膜炎外,多数角膜炎患者都有强度发炎症状,如疼痛、羞明、流泪和眼睑痉挛。此因角膜内的三叉神经末梢受炎症刺激后,引起反射性眼轮匝肌收缩及泪液分泌过盛之故。角膜系一无血管的组织,但临近区域富有血管(角膜缘和虹膜睫状体之血管),当炎症累及临近组织时,则有充血和炎性渗出。因此,角膜炎患者不但有睫状充血,也有虹膜充血。后者表现为虹膜变色和瞳孔缩小。球结膜水肿,渗出物来自同一来源。严重患者的球结膜甚至眼睑都会发生水肿。由于角巩膜缘充血而产生白细胞向角膜病灶处移动而发生角膜浸润。当角膜炎症到退行期后,临床刺激症状则大为减轻。
影响视力,角膜炎症必然使视力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尤以炎症侵犯瞳孔区域者更为严重。溃疡愈合后形成的角膜瘢痕不但阻碍光线进入眼内,并能使角膜表面弯曲度和屈光折射力发生改变,使物体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形成清晰物像,因而视力降低。视力的受累程度完全取决于瘢痕所在的位置,如果位于角膜正中,纵然瘢痕很小,但影响视力却很大。在预防方面,必须做好教育的工作,家长务必要嘱咐好自家的小孩们不要经常随意地去揉眼睛,这样很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炎症。
三、什么原因诱发了角膜炎
一、感染性感染性角膜炎:感染性感染性角膜炎仍是我国常见的致盲眼病。不但发病率和致盲率高。严重者还可摧毁眼球。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衣原体、棘阿米巴以及梅毒螺旋体等。近年来,我国不同地区的研究表明,在细菌性角膜炎中,表皮葡萄球菌为首位,铜绿假单孢菌即绿脓杆菌居第二位,再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角膜感染细菌谱的变迁,与临床上滥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有密切关系。角膜真菌感染在我国有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以镰刀菌居多,其次为曲霉菌。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最主要、最常见的病毒性角膜炎,其发病率高,易,多次复发后易致盲。棘阿米巴感染虽然目前发病率不高,但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深入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将发现更多的病例。
二、内源性角膜炎:某些全身病可以累及角膜,如维生素A缺乏引起角膜干燥或软化。一些自身免疫性全身病也可出现角膜病变。局部蔓延邻近组织的炎症,局部蔓延邻近组织的炎症可波及角膜,如结膜、巩膜、虹膜睫状体等的炎症。角膜炎的病因虽然不一,但其病理变化过程通常具有共同的特性。致病因子侵袭角膜时,首先引起角膜缘血管网的充血、炎性渗出及炎症细胞侵入病变区,形成局限性灰白色混浊灶,称角膜浸润。此时角膜上皮因水肿而失去正常光泽,经治疗后浸润吸收,角膜可恢复透明。病情若未得到控制,浸润及水肿继续加重,浸润区角膜组织发生变性、坏死、组织脱落,形成角膜溃疡COITlealulcer。此时若角膜炎症得到控制,则浸润逐渐吸收,溃疡的基底及边缘逐渐清洁平滑,周围上皮再生修复,将溃疡面覆盖,溃疡凹面为瘢痕组织所充填,形成瘢痕灶,根据溃疡深浅程度的不同,遗留厚薄不等的瘢痕。
四、角膜炎的检查
1、取溃疡面坏死组织进行角膜炎涂片检查,如能找到真菌菌丝,或取坏死组织进行培养,而有真菌生长,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采取标本方法是先滴表面麻醉,然后用尖头小刀片在浸润致密处刮取直径0.5毫米溃疡部坏死组织一小块,作为标本。一般先做氢氮氧化钾涂片检查,如果尚有标本可取,可同时作真菌培养。有时,一次以兔过多损伤瞳孔区角膜,切勿在溃疡深处采取标本,以防溃疡穿孔。
2、角膜炎刮取标本时,有时已能在真菌性与细菌性之间作出初步鉴别。一般说来,真菌性溃疡面的坏死组织呈“苔垢”或“牙膏”样,质地疏松,缺少粘性;而细菌性溃疡面的坏死组织呈“胶冻”样,富于粘性。真菌角膜炎涂片法:取溃疡面坏死组织一小块置于玻片上,滴5%氢氧化钾溶液一小滴于其上,覆以盖玻片,略加轻压。用高倍显微镜检查,即可检得真菌菌丝。多者常满布视野,但少量菌丝则需仔细检查才能发现。涂片阳性,一般即可确定诊断。标本需当时检查,不能保存。
3、角膜溃疡的检查包括真菌培养法:取坏死组织一小块,置于固体土豆或沙氏培养基斜面上。如能同时接种在几个培养基上,则有助于提高培养阳性率。放在摄氏37度温箱内,每日观察。接种次日起即有真菌生物可能。如果一周后尚未见生长,即为阳性。培养法可以观察真菌菌落的形态、色泽,在显微镜下检查菌丝、孢子等,以鉴别菌咱,保存菌种以及作苭物敏感度试验。培养的阳性率一般涂片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