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老年人都需补钙吗
中老年人都需补钙吗?世界重要组织机构的观点有:
(1)欧盟营养和矿物质指导:钙是骨峰值发育的主要决定因素,能减缓年龄相关的骨丢失;
(2)WHO:钙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不能单独作为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仅作为基本辅助药物;钙是提高骨峰值和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营养素;
(3)FDA:作为食品补充,不作为药物管理,推荐与骨松治疗药物联用;
(4)加拿大:适当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和补充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和辅助治疗用药,不作为单独治疗药物。
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公布的成年男性及雌激素充足65岁以下妇女的RDA为1000mg/天,65岁以上者为1500mg/天。我国营养学会定为800mg/天。(豆腐含钙量150g含有500mg钙,半斤奶含300mg)对钙的需求取决于骨基质合成的速率,而并不是钙的利用度。骨的形成即骨基质的形成和矿化过程是有限的,而钙只有在骨基质矿化时才能贮存。因此,摄入的钙,在达到最大满足骨基质形成的速率及其矿化过程时,则为最大钙潴留量,再增加钙的摄入也不会再增加钙的潴留,并且对骨骼无益,只会导致对钙的吸收率降低和钙的排泄增加。在最大钙潴留量达到之前,骨量的积聚与钙的摄入量呈线性关系,到达钙最大潴留量后,骨量的积聚不再受钙摄入量的影响而受其他因素的限制。
因此,钙作为一种微量元素,身体需要但不宜多补,目前身体内结石病的病因可能也与大量钙沉积有关。在补钙前最好能到医院做个骨钙测定,严重骨质疏松者,应查找病因,预防方法也应补充与吸收并用。
二、中老年如何补钙比较适合
人过中年,骨钙就逐渐丢失,妇女进入更年期及绝经期后,骨钙丢失进一步增加,这种长期持久的负钙平衡、入不敷出的状况,将伴随人生直至生命结束。
于是“补钙”成了老年人中最流行的保健观念,一些常腰酸腿疼的老年人,他们的孝顺子女常常会看广告花大价钱买回保健品给父母“防止骨质疏松”。
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
有关专家指出,现在有不少中老年人,把补钙剂当做抗衰老的营养品服用,结果反而造成骨折、异位钙化等病,甚至一些肾结石、动脉硬化等病的发生也与过度补钙有关。在鼓动人们补钙的广告铺天盖地的情况下,宣传科学补钙知识已成了医生不能不做的工作。
近年来,在众多生产补钙产品厂家的炒作下,补钙市场极度扩张,以前只局限在缺钙儿童中服用的钙制品,如今已在各个年龄段消费者中盛行。
而且,钙制品基本上都是在OTC药店中*,消费者很容易不经过医生指点就自行服用。
据介绍,老年人的身体与青少年相比有很大不同,各方面的功能都发生了退化,体内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水平也不一样,尤其是对于成骨有很大作用的钙元素,能否对防治骨质疏松起到积极作用,完全取决于骨质状况。
中老年人一般骨质状况较差,有些人骨胶原、蛋白质缺失严重,钙元素已不可能沉积到骨骼上,这时如果仍一味地补钙,只会使大量难以沉积的钙在体内游走,并沉积在不该沉积的地方,导致异位钙化、肾结石等病的发生。骨质疏松患者在摄入大量钙后如果不能正常吸收,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性还会大幅上升。
补钙更要补胶原蛋白
专家指出,骨骼健康是指整个骨骼系统的健康,包括骨、软骨、关节、肌腱、韧带等。而单纯补钙只能促使成骨,并不能保证整个骨骼系统的柔韧性、灵活性、防震性、抗张力及整体的协调性。因此,对于中老年人,只有全面补充骨骼营养,使骨骼中的营养成分得到均衡配比,才能使整个机体坚强、柔韧而有弹性。
据介绍,很多中老年人可能都有走路缓慢、关节咔咔响、蹲下站不起、晨僵、身高变矮、驼背等症状发生,这些都是中老年人骨骼系统病变、衰老的征兆,主要是由于骨骼系统中的结缔组织营养缺乏所致。
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以不溶纤维的形式存在,具有高度抗张能力,是决定骨骼、软骨、肌腱、韧带以及皮肤角质、血管等组织柔韧度和弹性强度的重要成分。
在骨骼有机物中,胶原蛋白占90%,身体吸收的钙必须依附在胶原蛋白上才有可能大量沉积于骨骼中。同时,它还存在于关节中,决定着关节的润滑性、防震性;存在于软骨中,使软骨减少摩擦;存在于基底层中,使其具有良好的变形性和分隔性。因此,专家提醒,中老年人,补钙的同时还应注意补充胶原蛋白。只有加强包括镁、锰、锌等营养均衡的调补,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骨骼健康。
三、老年人每天需要补多少钙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年人每天的钙摄入量为800毫克,老年人由于自身代谢能力减弱,胃肠吸收能力也相对减弱,因此钙摄入量要多一些,以增进吸收量。一般每日钙摄人量以1000毫克~1500毫克为好。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年人每天的钙摄入量为800毫克,老年人由于自身代谢能力减弱,胃肠吸收能力也相对减弱,因此钙摄入量要多一些,以增进吸收量。一般每日钙摄人量以1000毫克~1500毫克为好。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妇女绝经之后雌激素降低,影响钙的吸收,进而影响骨的建筑。人的一生当中骨钙含量呈现一条向上凸起的曲线,一般在35岁左右达到最大值,医学上称为骨峰值。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钙会逐渐流失,因此老年人补钙是预防中老年骨质疏松的最好办法。
以下疾病及其治疗用药过程会加重骨质丢失,加重骨质疏松,这类病人补钙每日至少1500~2000毫克。同时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治疗原发病并防止副作用,可收到联合效应。
1、糖尿病人排出大量尿糖时,伴有大量尿钙丢失,导致骨量减少、骨营养不良及骨质疏松。
2、甲状腺机能亢进者(甲亢病人),机能代谢率增高,骨质脱钙;神经损伤、瘫痪和长期卧床病人会加重骨流失,引起骨质疏松。
3、慢性腹泻,吸收不良综合症,肝、胆、胰慢性疾病,胆汁性肝硬化,可伴有脂肪痢、钙质和维生素D吸收不良,也增加骨质疏松的危险性。
4、肾功能不全及肾衰竭病人伴有肾性骨营养不良。偏瘫、阻塞性脚部疾患、哮喘、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也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胃切除的人60%伴有骨质疏松。
建议老年人补钙的过程中,应定期去正规医院检测钙的含量。以确定每天应补充的钙量。
四、哪些老年人特别需要补钙
补钙应因人因病而定。如果盲目补钙,可发生高钙血症,低血压等病症,反而不利于身心健康。从医学的角度分析,以下人群应注意补钙:
(1)糖尿病患者宜补钙。糖尿病患者由于渗透性利尿作用,如不及时补钙,容易出现骨皮质变薄,骨质疏松或糖尿病性骨折。
(2)高血压病患者宜补钙。有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在节制食盐的同时,适当补充钙剂,有助于降低血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骨质疏松的患者宜补钙。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脱钙。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减少,影响钙在体内的沉积和骨胶原的合成,容易造成骨质疏松,使骨骼脆性增加。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活动减少,骨代谢发生障碍,也易发生骨质疏松,及时补充钙元素是对骨质疏松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4)长期服用中性药者宜补钙。许多长期服用中药的患者由于慢性病的消耗,血钙水平偏低,组织器官功能减弱,影响中药的治疗效果,如果加用钙剂,疗效即可大大提高。
(5)“三饮者”宜补钙。长期大量饮酒,可使骨代谢发生代谢,引起骨质疏松。好饮浓茶或咖啡者,由于利尿作用,使钙排出增加,也容易使骨代谢发生障碍。因此饮酒、饮茶和饮咖啡者要注意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