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衰竭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1、贫血
肾衰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患者会产生浑身乏力等贫血症状。
2、低血糖
肾衰时肾脏无法有效地灭*内胰岛素时,有些原本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就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3、骨折
肾衰导致产生调节钙、磷代谢的活性维生素D3降低,病人易骨折。
4、流鼻血
肾衰导致机体凝血功能减退,引起患者经常流鼻血。
5、心衰
肾衰时患者体内的毒素及酸中毒抑制了心肌细胞的收缩与舒张能力从而诱发心衰。
6、男性“雌性”化
肾衰时肾脏无法灭*内的雌性激素,许多男性患者就会出现乳房增大、体毛减少等雌性化症状。
7、尿毒症性脑病
患者发生肾衰时由于体内的毒性不能清除,致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从而引发幻听、抽搐、癫痫、失语等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要结合其他相关症状仔细辨别,排查后若怀疑与肾病有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做一个尿常规检查,若有必要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肾功能检查,防患于未然。另外,需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在贫血的同时,是否有浮肿(肾病水肿一般会出现晨起眼睑水肿)、小便时是否有泡沫并且久久不散(可能是尿中蛋白质过多而引起)、尿量是否减少、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
1、肾功能代偿期
这时肾储备能力虽已丧失,但对于排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能力尚好,患者无特殊感觉;肾功能检查时,血肌酐及血尿素氮通常正常或有时轻度升高。
2、氮质血症期
患者出现夜尿或多尿,不同程度的贫血,感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及全身轻度不适等。严重的也会出现呕吐、腹泻。
3、肾功能衰竭期
患者可能有明显贫血及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同时也有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等症状。
4、尿毒症期
这时患者表现为全身脏器功能衰竭,如血压增高、心慌、胸闷、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不能平卧、呼吸困难、严重贫血、抽搐,严重者昏迷,需要依靠透析维持生命,常可因脑水肿、肺水肿、心功能衰竭而突然死亡。
5、其他症状
血尿(血是棕色或红色),高血压,尿泡,口渴,睡眠不安,或嗜睡,性欲减退。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有些是从肾脏疾病逐渐发展而来,若有以上其中某些不适的感觉,并伴有高血压、嗜睡、皮肤萎黄等症状,都要立即到医院检查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三、急性肾衰竭的早期症状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萎靡不振,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四肢麻木及痒痛式的“不安宁腿”综合症,并可有嗅觉异常、排尿困难等,严重者可昏迷。
2、消化系统:表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口有尿味,消化道出血等。
3、皮肤表现:干燥,脱屑,无光泽。并可有黑色素沉着致皮肤较黑,皮肤瘙痒,也可以有水肿、皮肤感染等。
4、心血管系统:常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心悸,气喘不能平卧,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出现心包积液,甚至发生心包填塞。
5、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易继发各种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皮肤疖肿、泌尿系统感染等。
6、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有尿味,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呼吸。所以如果患者长期的口中有异味的话,要及时的进行相关的检查,确保疾病能被尽早发现。
急性肾衰竭的早期症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在生活中一旦出现不舒服的地方,请马上去医院接受检查,以防止恶性疾病的发生。
四、治疗肾衰时的注意事项
治疗肾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首先要注意选用对肾功能损害小的药物;
2、应定期到医院检测药物浓度;
3、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防止某种药物的疗效或副作用因其他药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4、用经肾脏排泄的药时,一定要遵照医嘱服药,千万不要自作主张;需长期用药者,
5、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肾功能、肝,同时细致观察自己原有疾病有无变化。
6、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告诉医生,及时减量或停用对肾脏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7、烟酒必须戒除,也要注意休息。
8、如果单侧肾衰竭,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9、肌酐的增高,可以通过透析来解决,控制蛋白质食物的摄入等。
10、肾衰竭的原因很多,包括各种制病因素如各种肾病、肾血管病、肾外伤等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都会引起肾衰竭,简单的说各种肾病的发展都是肾脏不断的纤维化的过程,最后肾脏表现为萎缩、缩小,建议抗纤维化治疗。
治疗肾衰竭需采取的方法:
1.病因学治疗:尽可能明确引起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逆转。如解除尿路梗阻、清除肾毒物、治疗肾衰竭等。
2.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对功能性肾衰竭应充分扩容,而对器质性肾衰竭,在少尿期应严格控制输液量,量出而入,宁少勿多,防止水中毒的发生。多尿期注意补液及钾、钠等电解质,以防脱水、低钾和低钠。
3.处理高钾血症:及时有效的控制消除高钾血症!
4.控制氮质血症:可静脉滴注葡萄糖及必需氨基酸以减轻体内蛋白质分解和促进蛋白质的很成。采用透析疗法以排出NPN。
5.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及时有效的治疗一些中毒现象!
6.透析治疗:包括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能有效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排出有毒物质,提高治疗率,降低死亡率,目前主张早做、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