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钩虫病症状
一般人只知道人体感染钩虫后能引起贫血、头昏,以及食纳差、腹胀腹痛等消化系症状,但对于钩虫病还能引起咳嗽、咳血、关节疼痛、尿蛋白、浮肿等,却知之甚少。
人体感染钩虫大多是由于感染性幼虫侵入皮肤后,通过毛囊、汗腺或手足指趾之间皮肤较薄的地方钻入。由于虫体及其分泌的毒素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以呼吸系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以干咳为主,有时痰中带有鲜血,并伴有鼻腔发痒、哮喘等,临床上有时会误诊为“肺炎”、“支气管炎”。
钩虫病引起的现象还有全身关节疼痛,尤其是腰、髋、膝等大关节疼痛发酸,是其造成的免疫功能紊乱的结果,但关节无红、肿,也无运动障碍,有的患者会发生低烧、消瘦,也易被误诊为“慢性肾炎”。
二、小儿钩虫病的治疗及预防
治疗
(一)一般治疗改善营养状况,纠正贫血。
(二)药物驱虫治疗可选用以下药物。
1.阿苯达唑剂量为400mg/次,一次顿服。2岁以下禁用,12岁以下小儿减半。10日后可重服一次。
2.甲苯咪唑剂量为200mg/次,每日服1~2次,连服3~4日。
3.噻嘧啶剂量为每次30mg,每晚一次顿服,连服2~3日。
4.左旋咪唑剂量为每次1.5~3mg/kg,晚饭后一次顿服,3日为一疗程,必要时可连服两疗程。
5.苯二异硫氰酸酯剂量口服100mg/次,每12小时1次,连用2~3次。5岁以下儿童禁用。
6.噻乙吡啶剂量为每次5mg/kg,一次顿服。适用于人体钩虫、蛲虫、蛔虫混合感染。
7.钩虫性皮炎局部可用?5%硫磺炉甘石洗剂涂擦
预防
(一)对流行区患者进行大面积治疗。
(二)改善环境卫生,加强粪便卫生管理,开展卫生宣教。
三、治疗钩虫病有什么偏方
方一
[药物组成]乌梅15克。
[适应证]钩虫病。
[用法用量]乌梅加水250毫升,煎煮取液60毫升,早饭前空腹服用,二煎在午饭前服,每日一剂,5日为1个疗程。
方二
[药物组成]鹤虱9克,雷丸9克,炒川楝子9克,槟榔9克,苦参9克,炒枳实9克,木香3克。
[适应证]钩虫病。
[用法用量]水煎,晨起、睡前分2次空腹服,每日一剂。9岁以下用量减半,5日为1个疗程。
方三
[药物组成]榧子仁15—20克,使君子仁15—20粒。10岁以下按年龄计算每岁1粒,10岁以上每次服用15—20粒。
[适应证]钩虫病。
[用法用量]每日口服3次,服药3—6日。
四、钩虫病的传播途径
钩虫病的传染源是钩虫病患者和感染者,钩虫感染在我国分布极广。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当温、湿度的土壤中孵化。约1周左右经杆状蚴发育成具有感染力的丝状蚴,丝状蚴接触人体即钻入皮肤,随血液流经右心到肺,穿透肺泡毛细血管后循支气管、气管而达咽喉部,然后被吞入胃,构成钩蚴移行症。钩蚴主要在空肠,少数在十二指肠及回肠中上段内发育为成虫。自丝状蚴侵入皮肤至成虫在肠内产卵约需50天,成虫的寿命可达5-7年,但大部分于1-2年内被排出体外。
本病主要是经皮肤接触感染。农民赤足下地,幼虫易钻入皮肤而致病,故农村中感染率较高。钩虫卵在低于5-10℃时易死亡,而25-30℃和湿润土壤最适于虫卵孵化和幼虫生长。故我国南方钩虫病的流行远较北方为重。本病在我国流行地区甚广,除黑龙江、青海二省外,均有不同程度流行,尤以华南、华中、四川及海南省等地较多,其他各省也很普遍。在华南和西南以美洲钩虫为主,北方各省则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农村较城市受染机会多,与随地大便习惯及人粪施肥以致污染地面有关。虫卵随粪便在泥土中发育成蚴,当小儿赤足或*坐于具有感染性幼虫的泥地或水田中,或在农村婴儿使用沙土包裹代替尿布的习惯,此蚴即能钻入皮肤而获得感染。因洗晒尿布落地被蚴污染,偶能间接地使婴儿受染。吃进污染的菜蔬及食物也是感染方式之一。菜园、果园、茶园、桑园、红苕地、包谷地等旱地作物,因栽种季节和施肥方法,最宜钩虫发育。煤矿内温度、湿度也有利于钩虫发育,应加以注意。小儿年龄越大,感染率和发病率越高。南方较北方的感染率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