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虚的表现
食欲下降:首先我们都知道脾胃关系非常大,当我们的脾出了问题,就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因为在中医理论中,当湿气进入体内后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液体,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新的能量。大多数人在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却有饱胀的感觉,这也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湿气重浊:还有就是我们的湿气会出现加重的情况,我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湿气重,很多疾病就会找上门,而且往往缠绵难愈。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严重时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身体肥胖的人,90%都是体质虚弱者。体虚是身体脾胃功能减弱衰退导致的。体虚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机体活力减弱,从而消耗营养的能力减低,营养不能消耗掉于是堆积在体内,形成肥胖。
舌苔有变化:舌苔也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如果舌苔白厚,说明体寒。舌头上的舌苔是脾胃功能的体现。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且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如果舌头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齿痕,那说明身体内水湿泛滥。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同时,在夏季,脾湿的人也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晨起不适:早上起床的时候,如果我们出现了身体不适,那么也需要注意是不是我们出现了脾虚。健康的一天,从早上开始。清晨起床,如果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涨时,说明我们的脾胃功能较为虚弱。中医认为,脾气一虚,肺气先绝。也就是说脾与肺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脾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气短,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
二、要调理脾虚应该怎么做呢
饮食规律:平时我们的饮食一定要规律,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养我们的脾胃。饮食对脾胃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一日三餐要规律饮食,尤其注意早饭一定要吃。粥是最好的养脾早餐,可以以小米为主,加入大枣、山药等健脾食物。如果气血亏虚再加入黑芝麻、花生;如果湿气重,可加入薏米;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加入高粱米。
忌寒凉:我们还需要注意寒凉的食物是一定不能吃的,不然可能会加重湿气,加重脾虚,冰凉的食物要少吃,寒性食物也尽量少吃,如苦瓜。
饮食清淡:饮食的过程当中,我们尽量的少吃些重口味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饮食的食物,平时吃饭忌“肥甘味厚”,太甜的、油腻的、咸的无利于脾的运化。最好多吃清淡的、好消化的、多样化的食物。每餐七分饱,不要暴饮暴食。
按摩:适当的按摩对我们的脾胃是非常的有好处的,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脾虚。按摩腹部有助调理脾胃,加强运化。如有大便干燥的人,可以顺时针方向揉肚子,如果是大便溏稀,可以逆时针方向按揉肚子。
作息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帮助我们预防疾病的发生,当然对于调理脾虚也非常的有效果,平时也要注意情绪的调整,按时作息,养成睡午觉的习惯,可以补气养血。
三、中医教你如何调理脾虚流口水
脾虚引起的流口水表现症状: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开窍于口,成年人睡觉流口水与脾虚有关,即俗称脾胃虚弱。
脾虚运化失常,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养,肌肉弹力不足,容易松弛,因此睡着后,会张开口,形成口水外流。
脾虚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不利,就产生口水外流。还可以伴有失眠,无力等症状。
脾虚引起的流口水,不只在晚上睡觉时发生,清醒时也会出现,还可伴有舌头两边有齿痕、口中发甜、大便稀溏等脾虚症状。消除脾虚引起的流口水,关键是补益脾气。
脾虚人群的宜食、忌食
宜食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灿米、锅巴(焦锅)、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证豆、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忌食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芹菜、笕莱、茭白、葛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批把、梨、西瓜、绿豆腐、肢麦等。其中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有鸭肉、猪甲鱼肉、牡颇肉、牛奶、芝麻等;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有养山檀、萝卜、香菜等。
按摩健脾
最简便的按摩方法就是按揉侧腹部的带脉。按揉带脉不仅可以刺激胆经,化解腹部水湿,更重要的是可以振奋脾胃的阳气。每天早晚都可以按一次,一次15分钟左右。
益智仁治疗流口水
益智仁是一味常用中药,有补脾益气、固涎摄唾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益智仁含多种挥发油及益智仁酮等有效成分,可减少口水的分泌。
在中药店购买益智仁120克,放平底锅中炒至微黄,之后碾碎,装瓶备用。每次取6克,开水冲泡,当茶饮用。每日1次。
最后提醒,排除掉睡姿问题,如果口水从一侧口角流出,就可能是中风的先兆,一定要提高警惕。
四、脾虚食疗方法
①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于10克,以适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炖煮至稀烂即可。
②番薯
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③大枣
性温,味曾,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早在两干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枣安甲养脾”的记载。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对脾虚便搪、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大枣
健脾也可用山药、白术、意米、土豆、白扁豆、红薯等,通常是长在地里深处的都可以健脾。用它们熬粥、婉肉、单煮均可,如果放一点荷叶,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