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中风后遗症有哪些 中风后遗症有十三种形式

导读:气虚血淤,脉络痹阻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清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淡白,气短乏力,自汗,手足浮肿,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

一、中风后遗症有十三种形式

一,瘫痪:单纯性面瘫,口眼歪斜;单纯性单个肢体瘫痪;偏瘫;截瘫;交叉性瘫痪。

二,麻木疼痛:单纯性肢体麻木;合并瘫痪的麻木;半身肢体疼痛。

三,失语: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混合型失语;小脑性语言。

四,精神障碍:抑郁;精神错乱。情感脆弱,强哭强笑。

五,中风后痴呆: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

六,中风后尿失禁。多发行梗塞性尿频。

七,偏瘫性肩痛症。

八,中风后抽搐。

九,中风后失明失聪。

十,中风后震颤,舞蹈症,多动症。

十一,中风后平衡障碍。小脑性;大脑性平衡障碍。

十二,中风后肥胖,体温改变,血压改变,心率改变。

十三,中风后头痛。蛛网膜刺激,颅内压改变。

十四,中风后植物人。

十五,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语言不清,饮水呛咳。

二、中风后遗症的检查

1、嗜酸细胞计数:

随着病情的不同,嗜酸细胞数目也不同。病情越重,嗜酸细胞越少;病情好转,嗜酸细胞数目则逐渐恢复。如果嗜酸细胞逐渐减少且经过1~2周仍不恢复,往往预后不良。

2、脑CT扫描:

脑CT对出血性中风诊断率为1OO%,对缺血性中风的诊断率在85%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缺血性中风在发病24小时以后才能显示清楚。所以如果不是十分必要,最好等中风发病24小时后再查CT。

3、血糖、尿糖测定:

中风病人的治疗和预后,与其有无糖尿病关系很大。中风急性期空腹血糖超过11.12mmol/L,即提示其下丘脑损害严重,死亡率较高。所以,即使以前没有糖尿病病史,也应监测血糖和尿糖。血糖尿糖的高低是医生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中风以后可以出现一过性的血糖升高,况且有的病人对自己过去有无糖尿病并不清楚。

三、中风后遗症的中医偏方治疗

一.气虚血淤,脉络痹阻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清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淡白,气短乏力,自汗,手足浮肿,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

方药:黄芪50克,红花、桃仁、川芎、当归、赤芍、地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剂。

功效:益气活血,化淤通络。

加减:患肢肿胀者,加茯苓、泽泻各10克;肢体瘫软无力,加牛膝15克,杜仲10克;口舌歪斜严重者,加僵蚕10克,全蝎3克;上肢单侧麻木严重者,加桑枝30克,羌活10克;下肢单侧麻木严重者,加牛膝、桑寄生各15克。

 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言语不清,偏身麻木,口舌歪斜,头晕目眩,咳痰或多,腹胀便秘,舌质暗红,舌苔黄或黄腻。

方药: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胆南星各10克,全瓜蒌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化痰通腑。

加减:口苦、舌苔黄者,加黄芩、炒山栀各10克;大便干结者,去芒硝,加生地15克,麦冬、玄参各10克;麻木、舌有淤点者,可加入活血药如丹参30克,赤芍15克,鸡血藤20克;神志不清者,加石菖蒲、郁金各10克。

三.风痰淤血,痹阻脉络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头晕目眩,口舌歪斜,言语不清或不语,舌质暗,舌苔白腻。

方药:桃仁、红花、天麻、半夏、陈皮、川芎、地龙各10克,钩藤30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息风,化痰,通络。

加减:口苦、舌苔黄者,加黄芩、炒山栀各10克;单侧身体麻木者,加鸡血藤30克,木瓜10克;舌红少苔者,加生地30克,白蒺藜、白芍各10克。

四、中风后遗症的针灸治疗

 面瘫

症状:一侧眼睑不能闭合或抬起,嘴角下垂,伸舌偏向患侧,口角流涎。

取穴:太阳、四白、风池、地仓、颊车、合谷。

针灸方法:太阳可沿颧弓内缘进针,向颊车透刺。四白可直刺触及骨孔,有放电感出现。风池可刺向结喉,深达1.5~2寸。地仓与颊车可相互透刺。

 失语

症状:不能回答问题或听不懂问话,不能讲话,不能正确叫出物品名称。

取穴:上星、百会、风池、金津、玉液、通里、天柱、廉泉。

针灸方法:上星与百会可互相透刺,金津、玉液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廉泉可深刺向舌根,使酸胀感直抵舌根。

上肢不遂

症状:早期软弱无力,后期上肢拘挛,患肢不能自由屈伸。

取穴:极泉、尺泽、合谷、肩、曲池、外关。

针灸方法:针极泉应使放电感传至手指,刺合谷使针感传至手指,余穴可用平补平泻法。

下肢不遂

症状:患肢不能抬起,常伴足内翻,足掌不能着地。

取穴:委中、阴陵泉、昆仑、环跳、三阴交、阳陵泉、解溪、丘墟、照海。

针灸方法:针环跳、委中、三阴交时,均应使针感传至足。丘墟可透刺照海。余穴可施平补平泻法。

便秘

症状:便秘

取穴:天枢、丰隆、水道、归来。

针灸方法:均取捻转泻法,行针1分钟,留针20分钟,每间隔5分钟,运针1次。

尿失禁

症状:尿失禁

取穴:关元、气海、太溪、阴陵泉。

针灸方法:关元、气海施以毫针补法,可加灸,太溪宜用补法。阴陵泉宜用泻法。尿潴留可参照本组穴,加取中极,但诸穴均不宜针刺过深,防止损伤膨胀之膀胱。

偏瘫

症状:长期偏瘫伴肢体拘挛

取穴:太阳、曲泽、阳交、解溪、委中。

针灸方法:可点刺出者,如太阳、曲泽、阳交、解溪、委中等,点刺放血,每穴出血量5~15毫升。隔7~10天一次。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