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食疗养生

荔枝核能吃吗 它有哪些妙用

导读:做法将荔枝核、葛根、山药分别洗净,晒干或烘干,敲碎或切碎,共研成细末,用温开水调匀,呈稀糊状,置小火上制成黏稠羹。

一、荔枝核的食用方法

1、荔枝核蜜饮

材料

荔枝核30克,蜂蜜20克。

做法

(1)将荔枝核敲碎后放入沙锅。

(2)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

(3)去渣取汁,趁温热调入蜂蜜,拌和均匀,即可。

(4)早晚2次分服。

健康提示

本品能理气,利湿,止痛。

主治各类慢性盆腔炎,下腹及小腹两侧疼痛,不舒,心情抑郁,带下量多。

2、荔枝核海带汤

材料

荔枝核、茴香、青皮各5钱,海带50克。

做法

将所有材料加适量水煮成汤即可。

每日饮用1次,可以改善肝硬化现象。

3、荔枝核散

材料

荔枝核60克,炮山甲15克,黄酒少许。

做法

将荔枝核、炮山甲一同研成细末。

每天2次,每次服9克,用温黄酒送下。

功效

适用于急性腰扭伤患者的治疗。

4、荔枝核葛根

材料

荔枝核15克,葛根10克,山药60克。

做法

将荔枝核、葛根、山药分别洗净,晒干或烘干,敲碎或切碎,共研成细末,用温开水调匀,呈稀糊状,置小火上制成黏稠羹。早晨空腹服用。

功效

适于各型糖尿病。

5、荔枝核研细末降糖

方法

取荔枝核烘干后研为细末,每次10克,每日3次,饭前30分钟温水送服,1个月为1疗程。患者不妨一试。

中医认为,荔枝核性温,味甘、微苦。

具有行气散结、祛寒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胃脘痛、胁痛及疝气等病症。

近年来研究表明,荔枝核中所含的皂甙成分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二、荔枝核的药材故事

荔枝核,就是吃荔枝剩下的果核,多数人都把它当作废物扔掉了,至于它如何成为一味中药,还有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相传有一天,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正在家中修改诗稿,南方的诗友带一些刚成熟的荔枝来看望他,于是两人一边研究诗稿,一边品尝鲜美可口的荔枝,吃着吃着,白居易不由得诗兴大发,挥笔写了一首赞美荔枝的诗句:“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这时,他的妻子春兰进来,看见桌子上摆着许多荔枝核,就包在一起,随手放在桌子的抽屉里,时间一长,就忘掉了。

一个月后,白居易因受凉得了疝气病,行动不便。春兰到郎中家取药,郎中问明病情后,把预先包好的一包中药给了春兰。春兰回家打开郎中包好的中药一看,是几粒荔枝核。她忽然想起了自己存放的荔枝核,“是不是拿错了?”于是打开另一纸包,一看也是荔枝核,两个包儿一个样。难道郎中给的药就是荔枝核?为了慎重起见,春兰又到郎中家询问,郎中说他给的药就是荔枝核,荔枝核是治疝气病的良药,他曾治愈过不少疝气病人。春兰这才熬了荔枝核水,让白居易服用。

没过几天,白居易的疝气病就好了。以后,他逢人就说,见人就讲,荔枝核能治疝气病。后来,白居易到京城居住,又告诉了一个御医。御医在编修“本草”时,收集了荔枝核,就这样,荔枝核成为一味中药流传下来。

三、荔枝核的价值体现

(一)荔枝核的作用

理气止痛。

本品辛温,入肝、肾经,有理气止痛作用。《本草纲目》曰:“荔枝核入厥阴,行散气滞、其实双结而核肖睾丸,故其治癞疝卵肿,有述类象形之义”。故多用于厥阴肝经寒凝气滞所致的疝痛、睾丸肿痛等少腹疼痛,并可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妇人经前腹痛和产后腹痛。

温中散寒。

荔枝核味辛性温,故有温中散寒之功,常用于寒凝气滞之胃脘疼痛。本症多由于素体气虚或久病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从内生、胃失温养,症见: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绝,食少纳呆、泛吐清水,喜按喜温,饥饿时痛甚,得食稍减,遇冷则剧,畏寒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胃痛时轻时重,数年不愈,严重者可兼呕血或便血,舌淡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滑,脉沉迟或濡弱。《备要》载:“辟寒邪、治胃脘痛”。故用本品可治本症。

荔枝核可以降血脂,调节血脂代谢紊乱。

荔枝核可以用于疝痛,睾丸肿疼,胃脘痛,腹疼。

(二)应用

疝气痛,睾丸肿痛。本品主入肝经,味辛能行,味苦能泄,性温祛寒,有疏肝理气、行气散结、散寒止痛之功。治寒凝气滞之疝气痛、睾丸肿痛,可与小茴香、青皮等同用,如荔核散(《世医得效方》);或与小茴香、吴茱萸、橘核等同用,如疝气内消丸(《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若睾丸肿痛属湿热者,可配龙胆草、川楝子、大黄等同用。

胃脘久痛,痛经,产后腹痛。本品辛行苦泄温通,入肝胃经,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作用。治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可与木香研末服,如荔香散(《景岳全书》);若肝郁气滞血瘀之痛经及产后腹痛,可与香附研末服,如蠲痛散(《妇人大全良方》),或酌加川芎、当归、益母草等同用,疗效更好。

()荔枝核的功效

【性味】甘涩,温。

《纲目》:"甘,温,涩,无毒。"

《医林纂要》:"甘涩,温,微咸。"

《广西中药志》:"味甘微苦涩,性平,无毒。"

归经】入肝、肾经。

《纲目》:"入厥阴。"

《本草经疏》:"入肝、肾。"

《本草撮要》:"入足太阴、厥阴经。"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止痛。有理气散寒之用,能治疝气、睾丸肿痛及少腹气聚胀痛等症。此外,还可用于胃脘痛和妇女寒凝瘀滞腹痛等症。

《纲目》:"行散滞气。治颓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

《本草备要》:"辟寒邪,治胃脘痛。"

四、荔枝核配伍应用

荔枝核配伍应用

1、配橘核,专入肝经,直达少腹,祛寒止痛,散结消肿之功益彰。治小肠疝气,阴囊、睾丸肿痛等以及少腹刺痛,腹内包块,虚寒性带下等症。

2、配香附子,专功肝郁,常治疗闭经、痛经、经前及产后血瘀腹痛,为妇人之良方。《本草纲目》:“用荔枝核烧存性半两,香附子炒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盐汤、米饮送下。治妇人血气刺痛”。皆是也。

3、配木香,常治疗心腹胃脘久痛,食欲不振之脘腹胀痛等症。

4、配炒小茴香,肝肾同治、为理气疗疝之良剂,常治疗小肠疝气、阴囊、睾丸肿痛等症。

5、配酒,以酒调服,治心痛及小肠气。

方剂制剂

1、荔枝核3克,木香0.2克。剂型:散剂。服法用量:每服3克,清汤调服。具有温中、行气、止痛功效。主治寒凝气滞的心腹胃脘久痛,屡触屡发者。

2、荔核散《世医得效方》:本品、青皮(全者)、舶上茴香等分。剂型:散剂。服法用量:酒下二钱,日三服。治肾大如斗。

3、荔枝散《证治准绳》:本品(用新鲜者,烧灰存性)14枚,八角茴香(炒)、沉香、木香、青盐、食盐各3克、川楝子肉、小茴香各6克。上为细末,每服9克,空服时热酒调下。主治疝气阴核肿大,痛不可忍。

4、荔橘香散《中药临床应用》:本品、橘核各9克,小茴香4.5克。剂型:汤剂。服法用量:水煎服,日三服。治男子疝痛。

5、玉环来复丹《坦仙皆效方》:本品49个,陈皮(连白)27克,硫磺l2克。剂型:丸,绿豆大。服法用量:遇痛时,空心酒服9丸,良久再服。主治疝气肿以及诸气痛。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

相关菜谱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