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成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原因有哪些
1.免疫因素血小板减少的直接原因是血小板破坏增加,即血小板存活时间显着缩短,导致的原因是病人血浆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这种抗体对同种和自身血小板均有破坏作用。
2.脾脏因素经研究发现脾脏可能是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的重要部位之一。当脾脏产生大量抗血小板抗体时,正常血小板经过脾脏与抗血小板抗体结合而致敏,致敏的血小板极易被吞噬细胞所吞噬,因此患者周围血中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
3.血管因素临床上发现,有些病人的出血程度与血小板数量的减少不成比例,这可能是本病的出血与毛细血管功能障碍也有关系。例如脾切除后,虽然部分病例血小板数并未上升,但出血现象则可改善;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血小板数量不一定增加,但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转为阴性,出血也可减轻。凡此皆足以说明毛细血管缺陷对本病出血的重妄意义。
4.遗传因素据研究表明,患者及其直系健康的家属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学缺陷,提示此病可能与遗传有很大关系。
二、血小板减少有什么症状
1、在疾病的发病期,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这是血小板减少症的常见症状之一。临床上具体表现为,患者的空腔内会出现小血泡、牙龈也会出现出血。部分患者的皮肤组织甚至还会出现出血的症状。另外,个别患者没有任何的不舒服的表现。
2、在血小板减少症的急性期,患者很少会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因此不要太担心。只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通常情况下,患者出血的症状会得到及时的控制。两个月之内就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3、如果疾病的急性期,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那么,患者的病情将会逐渐发展成为慢性疾病,这对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都增加了难度。而且随着病情的极度恶化,患者的脾脏也很容易出现异常。这也是,血小板减少症的常见症状之一。
4、当血小板减少症的病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患者还会出现轻度的脾肿大的症状,需格外的注意。
5、一般情况下,少部分患者的病情能够达到痊愈,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而迁延数年。这也是,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症状之一。
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防
1、避免毒物或放射性物质的损害。患者应尽可能减少放射诊断治疗次数,避免过多照射发生,并定期进行血象检查。
2、科学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是极为重要,这是防治任何疾病所必须的,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增加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几率。
3、积极防治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有密切关系,最常见的是肝炎病毒。因此,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防治各种感染的发生。
4、还要注意不吃一些对身体有害的食物,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及时补充日常所需的维生素。这也是预防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方法。秋冬季节,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多发季节,为了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多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多多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5、远离辐射、提醒大家在接触损害造血系统毒物或放射性物质时,应加强各种防护措施,若是自身存在疾病需要治疗,此时的人们应尽可能减少放射诊断治疗次数,避免过多照射发生,并定期进行血象检查。
四、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肾上腺皮质激素这是治疗本病的重要药物,对急、慢性病例均有一定疗效,其剂量应根据病情而定。病情较轻者强的松0.5毫克/公斤体重/日,中度严重者强的松1毫克/公斤体重/日;非常严重者(血小板低于1万/立方毫米)强的松2毫克/公斤体重A日。
由于本药副作用大,待血小板计数回升至正常后逐渐减量至最小维持量,维持时间3~6个月。
2.脾切除术脾切除可以消除产生血小板抗体的主要来源,去除破坏血小板的主要部位。因此至少有2/3的病人脾切除是有效的。但50岁以上病人的疗效比年轻人要差,所以老年患者行脾切除时要慎重,不宜草率从事。
3.免疫抑制疗法本法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疗法,适应症如下:(1)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疗效不明显;(2)脾切除后无效及复发;(3)有皮质激素禁忌症,又不适宜脾切除者。常用药物有:硫唑嘌呤1.5~3.0毫克/公斤体重/日,胃热口服;环磷酰胺1.5~3.0毫克/公斤体重/日,口服。
4.提升血小板及止血的药物主要有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止血敏、景天三七糖浆、安咯血等。
5.中医药治疗本病按中医辨证,属阴虚胃热而见出血颜色鲜红、伴头目眩晕、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者,方用玉女煎加减(生地15克、麦冬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甘草3克、茜草10克、蒲黄10克)以养阴清热;气虚脾弱而见出血颜色较淡、动则气急多汗、面色虚浮少华、头昏眼前发黑、萎靡乏力者,方用归脾汤加减(党参15~30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当归9克、白芍9克、首乌10克、枣仁10克、茜草10克、蒲黄10克)以补气健脾。此外应据具体情况酌加补血止血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