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肠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肠癌的西医治疗:
1、外科治疗,肠癌的治疗中唯一根治方法是早期切除癌肿。探查中如发现已有肠癌的癌转移,但病变肠曲尚可游离时,原则上即应将肠癌切除,以免日后发生肠梗阻;另一方面,肠癌的癌肿常有糜烂、渗血或伴有继发感染,切除后能使全身情况获得改善。
2、化学药物治疗,肠癌根治术后,仍有约50%肠癌患者复发和转移,主要是手术前未能发现隐匿转移灶或术中未能将病灶完全切除。因此,这也是一种肠癌的治疗方式。
3、肠癌的治疗中的冷冻疗法是采用制冷剂液态氮,通过肛门镜充分暴露肿瘤后,选用大小不等炮弹式冷冻头接触肿瘤组织,可有效地杀伤和破坏肠癌的肿瘤组织。在中晚期肠癌患者不能手术时,酌情采用,可减少病人痛苦,免于作人工肛门,配合化疗能获满意疗效。
二、肠癌的中医治疗:
肠癌中医辨证分为湿热型、瘀毒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血双亏型等,但病人所反应的证候往往错综复杂,临床中可将大肠癌辨证简化为热毒壅滞和脾虚湿聚两大证型。前者见大便次数增多,便血时常带有脓血和粘液,腹部胀痛,胃纳不佳,苔黄腻,脉细弱和细数。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方用黄连解毒、四妙丸、当归龙荟丸、槐花散、少腹逐瘀汤等加减。益气健脾多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补肾多用补骨脂、肉豆蔻、诃子肉。后者见胸闷不舒,胃纳不佳,腹部胀满作痛,大便粘液时伴脓血,臭秽异常,苔腻或白腻,脉细涩或细濡。
二、怎么预防肠癌的发生
(1)饮食习惯:如高蛋白质、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者大肠癌发病率高。
(2)癌前病变:如腺瘤、血吸虫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等病人容易患大肠癌。
(3)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有人患过大肠癌者,直系亲属患大肠癌的风险较高。
预防大肠癌最重要的是改变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以及早期发现大肠腺瘤等癌前期病变,通过积极的干预,阻断癌变过程。对于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的检查。
另外,研究显示,日常久坐增加了肠癌的发病风险。这是因为长期久坐,肠道蠕动减弱减慢,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粘膜;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可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这些都增加了肠癌的发病风险。保持适当的运动,也可以改善排便的状况。改变生活方式,改“便”从现在就要开始。
三、检查肠癌的方法是什么
1、大便隐血试验:
通常肠癌的发生演变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征兆,癌细胞可在大肠肠壁上生长数十年再转移到其他部位,在没有任何症状前,增生的组织可渗出少量血液,血液进入大便被排出。而大便隐血试验就是检测大便中的血液成分,若多次、持续的阳性反应提示消化道出血,应做进一步检查以警惕肠道肿瘤的发生。这项检查是目前肠癌普查中使用最广泛且评估最多的一项检查方法,操作简易、快速,而且无痛。
2、血清癌胚抗原检查:
血清癌胚抗原检查虽然不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但对于估计肠癌的预后、检测疗效和复发方面有重要价值。
3、肠镜检查:
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未发现异常者,应进行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目前纤维结肠镜检查对于肠内病变诊断而言,是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诊断方法。绝大多数早期肠癌患者可由内镜检查发现并确诊。
四、肠癌术后的护理保健
1、回病房后:应密切观察肠癌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伤口敷料的渗血、渗液及引流液的情况;②观察切口愈合情况;③观察肠癌病人排便的性状、次数及腹部有无不适,有无腹泻、便秘、肠梗阻。
2、饮食护理保健:术后禁食2~3天,禁食期间,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应用抗生素。待肠蠕动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停止胃肠减压,进少量流食,如无腹胀可进半流食,1周左右可进软食,2周后可进少渣普食。
3、肠癌病人早期活动:肠癌术后平卧6小时,如无禁忌改半卧位,争取早期离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功能恢复,防治肠粘连。
4、引流管的护理保健:观察记录骶前引流管内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2到3日后,如引流液每日少于10ml,为非血性液体,可考虑拔管。
5、肠癌术后导尿管的护理保健:留置时间为1~2周,留置期间预防泌尿系感染,拔除尿管前,须夹闭尿管,锻炼膀胱的收缩功能。7~10天内不可灌肠。
6、人工肛门(结肠造口)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