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宝为什么会得湿疹
湿疹是皮肤科门诊中最常被诊断的疾病,也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皮肤病。
简单地说,湿疹是一种内因性或是皮肤受到外界刺激所引起的表皮反应,而表皮可因刺激的方式、时间与强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的疹子,如红斑、丘疹、水包、脓包、脱屑甚至整个表皮变厚而成的苔藓化反应。表皮的反应过程中,会制造一些因子刺激皮肤中的神经纤维,因而产生痒感。由此可见,湿疹本身的临床床表现可说是千变万化,而且只有皮肤的地方皆可能出现湿疹,只是每次影响的面积与部位有所不同罢了!
由於湿疹是表皮受刺激而产生的变化,因此不管是外在或内在的因素,只要能影响到表皮细胞的都有可能产生湿疹反应。举凡日 、风吹、温湿度变化等自然环境的影响,或是接触到多种动、植物(如昆虫、水母、杂草、爬藤类等),人工合成品(如金属、香料、水泥等),甚至空气中的植物孢子、灰尘、 等微生物皆可能刺激皮肤产生湿疹。因此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湿疹样变化,而若本身是过敏性体质,或是皮肤防御能力较差,或是因职业关系容易接触或暴露在过敏原或是刺激物的环境中,则获得湿疹的机会也就较高了。
二、婴儿湿疹防治7个方法
1.应尽量避免让宝宝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宝宝对鸡蛋过敏,可暂时不添加。
2.如果宝宝吃母乳,妈妈应注意不要吃易引起过敏的鱼、虾、羊肉等食物,最好别吃辣椒等刺激性食品。
3.保持宝宝双手的清洁,经常帮宝宝剪手指甲。避免搔抓,以免感染,湿疹十分痛痒,宝宝常会用手抓,抓挠会引起皮肤的细菌感染。
4.不能用碱性强的肥皂、热水洗患处皮肤。因为肥皂和热水会将宝宝皮肤表面的油脂洗掉,使皮肤更加干燥,还会刺激肌肤。
5.给宝宝穿上棉质的宽大衣服,避免衣物摩擦加重湿疹。妈妈和宝宝都不要穿丝、毛织物的衣服,以免引起或加重过敏。
6.妈妈不能擅自给宝宝用任何激素类药膏,因为这类药物外用过多会被皮肤吸收,给宝宝身体带来副作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些抗组织胺药、消炎、止痒、脱过敏药物。
7.如果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可以参考医生的意见选用含有益生元的配方奶,已有研究证明选用含有益生元的配方奶,有助于调整婴儿的免疫系统,降低婴儿湿疹,以及避免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三、应对婴儿湿疹的措施
小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很轻微的刺激就能使宝宝的皮肤患病。婴儿湿疹一般都出现在出生后1月到2岁这段时间,又以2-3个月的宝宝最严重。常发生于双颊、头皮、额部、眉间、颈部、颌下或耳后,也可扩展到其他部位。皮疹形态大同小异,有的婴儿是在潮红的皮肤表面覆有黄色油腻性鳞屑或痂皮,有的却是在潮红的皮肤上散布着疹子与小水疱。
不论哪一种皮疹,都伴有一阵阵奇痒,婴儿往往倚着妈妈的身体磨擦止痒,直到小水疱擦破,形成大片潮红湿润的糜烂才肯罢休。这时候渗液很多,可湿透衣被,干燥后结成痂皮,也可继发成化脓性感染,或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奶癣经过适当治疗,会很快痊愈,但常常复发,到断奶后大多会自行消失,但也有迟迟不愈的,发热时皮疹减轻,出牙时皮疹加剧,冬春季重,夏季较轻。
得了奶癣以后,应采取以下几项治疗措施:
1、总的治疗原则是:找出原因,对症治疗,合理喂养,精心护理。
一般说来,先要观察有没有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母乳或鸡蛋白等动物蛋白的过敏;其次,母亲吃鱼、虾、蟹、鸡等,也可通过母乳传给婴儿,在吃这些动物性食品后,应观察婴儿的皮肤病是否加重,如果与上述情况有关,婴儿应改变喂养方法;如母乳过敏,改用牛奶,牛奶过敏则改用母乳,或在喂奶期间母亲不吃鱼、虾、蟹等食物。与此同时要及时治疗婴儿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结和腹泻等。
婴儿的皮肤比较柔嫩,抵抗力较差,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渗水结痂时,不要用热水肥皂擦洗,免得渗液越来越多,结痂越来越厚,应该用植物油轻轻涂擦,不要强行把痂皮剥下。
2、常用的内用药有苯海拉明糖浆、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有继发感染时还要加用抗生素。
3、外用药要视皮肤病变状态而定,出水糜烂或红肿时,用2%硼酸水液夜或0.1雷佛奴水溶液湿敷,渗液与糜烂消失后,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湿疹霜、祛湿油、肤轻松霜等。
4、婴儿湿疹发作期间不要种牛痘(天花已消失,现已不种牛痘),也不要和有单纯疱疹的人接触,以免发生疱痘。
四、湿疹患儿的护理方法
对患湿疹的婴儿一般采用以下护理方法:
给孩子洗脸洗澡时不要用肥皂刺激,如身体、四肢湿疹较重时,暂时不要盆浴,洗后要立即涂药。
给孩子换上清洁柔软舒适的衣服,枕头要常换洗,衣服被褥均要用浅色的纯棉布制做,不要用化纤制品。
不要使孩子着冷受热,要躲避冷风,夏季不要暴晒。
乳母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蒜、酒等。
对于奶癣的皮损处,可涂用一些皮质类固醇霜剂。例如康纳乐霜,它含有曲安舒松及乳化剂,由于药物微粒很小,容易透过皮肤的角质层,生物利用度高,故有较好的止痒抗过敏作用。如果奶癣并发感染,局部可用复方康纳乐霜,它除了含有曲安舒松,还含有新霉素、短杆菌肽和制霉菌素,具有消炎、止痒、抗过敏、抗真菌等多种作用。如果皮损较广泛或瘙痒明显,还应口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糖浆、酮替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