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四季养生

秋季腹泻应该怎么办呢 哪些食物搭配易腹泻

导读:秋季哪些食物搭配易腹泻 葡萄+牛奶葡萄和牛奶不能同食,因为葡萄里含有果酸,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凝固,不仅影响吸收。

一、秋季腹泻怎么办呢

1.家长应仔细把患儿大便的时间、形状、多少等记录起来,这样才能方便医生为孩子制订一份合理的秋季腹泻的治疗方案。同时还要保留好孩子的大便样本,这样有利于医生给孩子的病情一个良好而准确的判断。

2.要时刻保持患儿的肠胃舒畅,尽量吃易消化的食物以及有营养的食物。在这个时候,饮食对秋季腹泻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3.腹泻后一定要时刻注意孩子的腹部冷暖度,及时添加衣物。如果腹部再次遇冷,会使原本就没有痊愈的病情恶化。

4.腹泻常常伴有脱水现象。所以在腹泻期间,一定要给患儿补充足量的水分,促进其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转和大肠蠕动。

5.要对肛门及肛门周围进行悉心护理。大便完后,一定要保证肛门部位的卫生,如果肛门有变红现象,可以用一些抗菌素来抑制它的发生。

6.家长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倡母乳喂养,适度添加辅食。

7.小儿奶瓶及餐具要彻底消毒。要求煮沸30分钟,仅用开水烫一烫达不到消毒目的,患儿前要用肥皂洗手,家长也多用肥皂洗手。

二、秋季哪些食物搭配易腹泻

 1、葡萄+牛奶

葡萄和牛奶不能同食,因为葡萄里含有果酸,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凝固,不仅影响吸收。严重者还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应在喝完牛奶1小时后进食葡萄。

2、牛奶+橘子

刚喝完牛奶就吃橘子,会影响消化吸收,而且还会使人腹胀,腹痛,腹泻。这是因为在牛奶中的蛋白质一旦与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就会发生凝固,从而影响牛奶的消化与吸收。另外,除了橘子之外,在喝完牛奶的一个小时之内都不应该立即食用任何的酸性食物,比如、酸石榴等含酸较多的水果。

3、葡萄+海鲜

吃海鲜时别吃葡萄。吃海鲜时吃葡萄、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会出现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因为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鞣酸遇到海鲜中的蛋白质会凝固沉淀,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质。吃葡萄后一定要漱口。有些葡萄含有多种发酵糖类物质,对牙齿有较强腐蚀性,易造成龋齿。

 4、吃葡萄后立刻喝水

有关资料显示,葡萄含糖类中的葡萄糖、蔗糖、果糖、木糖;含酸类中的柠檬酸、苹果酸、枸橼酸等。还含蛋白质、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铁、钾等营养成分,对大脑尤有补益作用。葡萄食用不当也会导致身体不适。吃葡萄后不能立刻喝水,否则不到一刻钟就会腹泻。葡萄本身有通便润肠之功效,吃完葡萄立即喝水。胃还来不及消化吸收水就将胃酸冲淡了,葡萄与水、胃酸急剧氧化、发酵,加速了肠道蠕动,就产生腹泻。

 5、蜂蜜+豆腐

豆腐味甘、咸、性寒、有小毒,能清热散血,下大肠浊气。蜂蜜甘凉滑利,且含多种酶类;豆腐中又含有多种矿物质,植物蛋白及有机酸,二者混食易产生不利于人体的生化反应。所以吃了豆腐后,不能食用蜂蜜,更不宜同时食用。

三、秋季腹泻吃什么好

 1、吃水果

拉肚子可以吃些水果辅助治疗,但是不是所有的水果都可以吃。拉肚子可以吃苹果、石榴等;拉肚子不可以吃梨、西瓜、香蕉等。把苹果连皮带核切成小块,放在水中煮3~5分钟,待温后食用。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用煮熟的苹果时,不宜加蔗糖调味,因为蔗糖可能会加重腹泻。

 2、喝粥

拉肚子可以喝点加盐的白粥,建议不要放肉。肉粥也会加剧肠胃负担,腹痛排便后,疼痛虽缓解,但此时肠胃因炎症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如果吃肉菜,会加重病情,因此腹泻后两至三天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妨喝点白粥,加少许盐。

3、吃面食

拉肚子需要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面食是不错的选择。面条营养丰富,而且比较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吃面条是拉肚子的人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对于拉肚子的人来说,吃的面条不要过于油腻,过于油腻的话会加重肠胃负担。

有些人觉得腹泻并不严重,所以并没有管住嘴,反而让腹泻久不见好。拉肚子的人胃肠道是比较脆弱,所以千万不要放纵自己的嘴巴。

四、中医如何治疗秋季腹泻

灸法1

取穴:腹泻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之处)。

灸法:采用艾卷温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3次,治愈为止。

 灸法2

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穴;五更泄者加关元、气海、命门穴。

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分钟;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壮。

灸法3

取穴: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阙、关元穴;湿重者加阴陵泉穴;呕恶者加内关穴;里急后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壮,其他穴位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次每穴灸5分钟,每日1次。此法多用于寒湿型腹泻。

 灸法4

取穴:天枢、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穴。

配穴:里急后重者加上巨虚、下巨虚穴;食积者加梁门穴;胃脘胀者加内关穴;发热者加大椎穴。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