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栓塞的专科护理要点有什么
肺栓塞的患者在发现疾病之后应该给予什么方式的治疗,因为肺栓塞是一种可以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疾病,再者一旦出现严重的肺栓塞患者还会出现胸痛或者是咳血等临床表现,为此我们肺栓塞的患者在看到自己咳血之后一定会精神紧张,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应的给予心理护理。
(一)观察胸痛及咯血情况。
(二)观察双下肢水肿情况,足背动脉的搏动,皮肤的温度及颜色。避免下肢穿刺。抬高双下
肢。
(三)抗凝治疗的护理。
1、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治疗疗程为7-10d。
2、指导患者预防出血不要抠鼻,避免碰撞,不用硬毛牙刷刷牙,不要用锋利的剃须刀。
观察牙龈、鼻腔、皮肤黏膜及大小便有无出血。
(四)定期复查凝血指标、D-二聚体。
(五)合理营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为宜,服华法林避免食用含维生素K丰富的食物如菠菜,保证疾病恢复期的营养。
(六)保持大便通畅:除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外,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或甘油灌肠。
(七)做好皮肤护理:急性肺栓塞溶栓后,卧床时间较长,平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皮肤,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破损。
以上我们就阐述了肺栓塞这种疾病的专科护理要点,肺栓塞是一种可以随时发生的疾病,这就需要我们给予患者疾病的知识点护理,此外我们患者在进行溶栓治疗的前后应该根据对应的病情,给出一定的护理原则和护理的方式,在患者最好的治疗时间内给予护理。
二、肺栓塞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绝大多数的肺栓塞患者都存在一定的疾病易发因素,仅仅只有6%的患者找不到肺栓塞的诱因,其诱导因素主要包括:
1.年龄与性别
尸检资料显示,肺栓塞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儿童患病率约为3%,60岁以上者可达20%。肺栓塞以50~60岁年龄段最多见,90%致死性肺栓塞发生在50岁以上。性别与肺栓塞的发生在儿童及青春期无明显差别,20~39岁年龄组女性深静脉血栓病的发病比同龄男性高10倍。
2.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
估计在美国每年约有2百万人患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发生肺栓塞者约10%。72%的急性脊柱损伤和34%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者在70岁以上患者中71%患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后下肢深静脉病的增多与高凝状态、休克、心力衰竭及卧床(超过5天)等有关。
3.心肺疾病
慢性心肺疾病是肺血栓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25%~50%肺栓塞患者同时有心肺疾病,并发于心血管疾病者占12%,特别是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患者尤易发生。
4.创伤、手术
肺栓塞并发于外科或外伤者约占43%,其中创伤患者约15%并发肺栓塞,尸检发现胫骨骨折45%~60%、骨盆骨折27%、脊柱骨折14%患者发现肺栓塞。大面积烧伤和软组织创伤也可并发肺栓塞,后者推测可能为受伤组织释放的某些物质损伤了肺血管内皮,引起多发性肺微血栓形成。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合并肺栓塞的危险性为4%,合并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为20%。
5.肿瘤
癌症能增加肺栓塞发生的危险,根据尸检资料,胰腺癌患者35%、肺癌20%、泌尿道癌19%、结肠癌19%、胃癌16%、乳腺癌15%合并肺栓塞,其他肿瘤未见增多。恶性肿瘤患者易并发肺栓塞的原因可能与凝血机制异常有关。
6.制动
下肢骨折、偏瘫、手术后、重症心肺疾病及健康人不适当的长期卧床或长途乘车(或飞机),肢体活动减少,丧失肌肉的按摩动作,降低静脉血流的驱动力,血流轴向运动减慢,血液停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与卧床时间相关,内科监护病房卧床的患者超声多普勒检查发现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3%,而静脉血栓形成又会并发肺栓塞。
7.妊娠和避孕药
孕妇肺栓塞病的发生率比同龄未孕妇女多7倍,易发生于妊娠的头3个月和围产期,确切机制不清。服避孕药的妇女肺栓塞形成的发生率比不服药者高4~7倍,估计每年发生率为8/10万。
8.其他
如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者肺栓塞的发生率增加。脱水,某些血液病(镰状细胞病、红细胞增多症)、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等)及静脉内插管等也易发生肺栓塞。
三、肺栓塞有哪些典型症状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实际是一种较广的临床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血管堵塞的多少,发生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态。轻者2~3个肺段,可无任何症状,重者15~16个肺段,可发生休克或猝死。但基本有四个临床症候群:
①急性肺心病:突然呼吸困难,濒死感、发绀、右心衰竭、低血压、肢端湿冷,见于突然栓塞二个肺叶以上的患者;
②肺梗死:突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及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
③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栓塞面积相对较小,是提示无效腔增加的唯一症状;
④慢性反复性肺血栓栓塞:起病缓慢,发现较晚,主要表现为重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是临床进行性的一个类型。
另外也有少见的矛盾性栓塞和非血栓性肺栓塞,前者多系与肺栓塞同时存在的脑卒中,由肺动脉高压卵圆孔开放,静脉栓子达到体循环系统引起;后者可能是由长骨骨折引起的脂肪栓塞综合征或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的空气栓塞。
四、肺栓塞的介入治疗
肺栓塞的治疗可用溶栓药物治疗,也可应用介入疗法进行治疗,介入疗法又分为不同的种类,机体介绍为:
1、导管内溶栓
理论上肺动脉内局部用药比经静脉全身用药有优势,其起效迅速,剂量较小,出血可能性小。导管内溶栓是通过肺动脉造影确定堵塞的肺动脉部位,然后导管尖端置于血栓处,将尿激酶、链激酶或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直接注入血栓处,新鲜血栓在足够的溶栓药作用下大多在30min内溶解。目前除使用普通右冠状动脉PTCA导管和猪尾导管外,还使用专用顶端多孔溶栓导管。这种方法多在已确定诊断又无溶栓禁忌证时使用。
2、导管血栓吸除术
肺动脉造影完成后,用8F右冠状动脉导管置于肺动脉内血栓部位,用10ml注射器负压抽吸,吸住血栓后抽出导管,然后从导管推出血栓,需要反复数十次才能完成吸栓。特点是使用常规导管,方法简单,易于普及,不足之处是所需时间长。欧美使用专用血栓抽吸装置可迅速吸除血栓,但同时过多的吸出血液。
3、导丝引导下行导管血栓捣碎术
导管、导丝碎栓是将堵塞肺动脉的血栓破碎,使肺动脉血流再通。导丝首推泥鳅导丝,前端角度小,柔软且支撑强度大,便于旋转、进退和深入肺段动脉以下水平。同时可用猪尾导管、Clotbuster导管、hydrolyser导管及改良的hydrolyser导管碎栓。
4、局部机械消散术
ATD血栓消融器是1种机械性血栓切除装置,利用再循环式装置可将栓块溶解成13μm的微粒。该方法最适于中心型栓子,对新鲜血栓有较好疗效且无需完全溶解血栓。
5、球囊扩张碎栓术
球囊扩张碎栓术一般应用于急性或亚急性肺栓塞,血栓位于肺段动脉水平,通过球囊扩张挤压血栓使血栓碎裂成细小血栓,利于吸栓和溶栓。若急性肺栓塞合并肺动脉狭窄,球囊扩张还能使管腔扩大,必要时行支架置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