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引起原因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疾病,常有烧心,反酸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
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降低(30%):
胃食管交界的解剖结构抗反流作用削弱胃食管交界的抗反流结构构成食管抗反流屏障;是一个结构复杂的解剖区域,包括食管下括约肌(Loweresophagealsphincter,LES),膈肌脚,膈食管韧带,食管与胃底间的锐角(His角)等,其中最主要取决于LES的功能状态,LES具有括约肌的功能,上述各部分解剖结构的缺陷或功能降低均可导致胃食管反流。
(1)LES功能不全:LES是位于食管末端3~4cm长的环形肌束,在静息时为高压区,构成一个压力屏障,有阻止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生理作用,称为LES屏障作用,正常人时LES压(LESP)为1.33~4.00kPa(10~30mmHg),LES的生理功能受神经-体液调节,一些因素可导致LESP降低;如迷走神经功能减退,出现非胆碱能神经的抑制作用,某些激素(如胰泌素,胰升糖素,胆囊收缩素等),药物(如钙通道阻滞药,*),某些食物(如咖啡,高脂肪,巧克力)等,研究表明,LESP0.8kPa(6mmHg)时很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正常情况下,LES伴随着吞咽动作而松弛,食物得以进入胃内,而一过性LES松弛(transitloweresophagealsphincterrelaxation,TLESR)与吞咽时引起的LES松弛不同,其可在无吞咽动作和食管蠕动刺激情况下产生,且松弛时间更长,LESP下降速率更快,LESP低压值更低,频繁发生的LES自发性松弛使食管抗反流屏障作用严重削弱,而导致GERD,目前认为TLESR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此外,胃内压升高(如胃扩张,胃排空延缓等)及腹内压增高(如腹水,呕吐,妊娠后期)所致的LES被动松弛,均可导致LESP相应降低而发生胃食管反流,约1/2的GERD患者有胃排空延缓。
(2)食管裂孔疝:不少中至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伴有滑动型裂孔疝,但为数不少的食管裂孔疝并不合并反流性食管炎,两者之间无明确病因关系,目前认为食管裂孔疝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机理主要是LES张力低下和(或)频发地出现LES自发性松弛,滑动型裂孔疝是裂孔疝中最常见类型,其使His角变钝加重胃食管反流,裂孔疝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
胃及十二指肠功能障碍(30%):
食管廓清作用正常情况下食管内容物通过重力作用,一部分排入胃内,大部分通过由吞咽动作使食管体部产生的自发性蠕动和反流物引起食管扩张,刺激食管壁使食管产生自上而下的继发性蠕动而排入胃内,达到容量清除(Volumeclearance)作用,是食管廓清的主要方式,容量清除减少了食管内酸性物质的容量,剩余的酸由咽下的唾液中和,唾液中富含碳酸盐,pH为6~8,每小时有1000~1500ml吞咽入胃,可中和部分反流入食管的酸性胃内容物,而在反流性食管病时,食管体部蠕动减弱,使其对反流物的容量清除下降,唾液分泌减少,也影响对反流物的化学清除作用,致使酸性反流液滞留在食管内,引起组织损害。
食管黏膜的屏障功能(30%):
食管黏膜屏障作用在胃食管反流病中,仅有48%~79%的患者发生食管炎症,另一部分患者虽有反流症状,却没有明显的食管黏膜损害,揭示食黏膜对反流物有防御作用,这种防御作用称为食管黏膜组织抵抗,包括食管上皮表面黏液,不移动水层和表面HCO3-,复层鳞状上皮结构和功能上的防御能力以及黏膜血液供应的保护作用等,食管黏膜复层鳞状上皮排列紧密,不具渗透,吸收作用,黏膜表面附着的黏液对胃蛋白酶起屏障作用,黏膜表面还有HCO3-离子,能中和一部分反流物中的H+,这些构成了食管上皮前的防御机理,一部分H+穿过食管上皮前的保护层后,继续破坏上皮层的保护机理,损害上皮细胞H-穿透过细胞间的界线,抵达较深层的上皮细胞,引起细胞死亡,因而上皮糜烂,溃疡,进而促进其底细胞的增生,上皮后的因素是指黏膜血流及酸碱状况等,黏膜良好的血液循环对食管黏膜提供支持和食管黏膜细胞的更新,胃食管反流程度和食管黏膜损害程度不平行,个体差异较大,这显然与上述因素有关。
反流攻击因子增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只有在食管防御功能减弱,攻击因子处于优势时,始能出现组织病变,食管黏膜受损程度与反流物和黏膜接触时间长短有关,尤其与反流物的质与量有关;反流物的攻击因子,是指反流物内胃酸,胃蛋白酶,胆盐及胰酶等,其中损害食管黏膜最强的是胃酸,pH<3时,黏膜上皮蛋白变性,同时胃蛋白酶呈活性状态,消化上皮蛋白,幽门括约肌功能状态同样可影响胃食管反流,当幽门括约肌和LES的张力同时低下或有胃大部切除病史致过多十二指肠胃反流存在时,肠液中的胆酸,胰液和溶血卵磷脂等均可同时反流入食管,增加食管黏膜的渗透性,加重胃酸,胃蛋白酶对食管黏膜的损害作用,侵蚀食管角化表层的上皮细胞,使之变薄或脱落,并透过新生的鳞状上皮细胞层深入食管组织,夜间容量清除和化学清除显著下降,反流物接触食管膜时间延长,易并发食管炎。
病理:在有反流状食管炎的GERD患者,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呈弥漫或区域性水肿,潮红,有时表面为颗粒状,脆而易出血;病变加重时上述表现更为显著,出现糜烂或纵行浅溃疡,甚至整个上皮层均可脱落,但一般不超过黏膜肌层,病变多位于食管下端和胃交界处,部分病人可侵及食管中段,反流性食管炎晚期因黏膜糜烂,溃疡和纤维化反复发生可导致食管瘢痕性狭窄,食管炎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可有:
①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增生,鳞状上皮细胞气球样变。
②乳头状突起加深,向上皮腔面延长,一般达到黏膜全层的1/2或2/3以上。
③固有层呈中性粒细胞浸润。
④糜烂及溃疡,此外由于受反流物慢性刺激,食管与胃交界的齿状线2cm以上食管黏膜鳞状上皮可化生为柱状上皮细胞,称为Barrett食管,这种情况因可发生癌变而受到重视,内镜下典型表现为粉红带灰白的正常食管黏膜区呈现胃黏膜的橘红色,边界清楚,形态有环形,舌形或岛状,组织学上为特殊型柱状上皮,贲门型或胃底型上皮。
二、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
恶病质反胃、气喘、上消化道出血、烧心、食管反流症状、食管痉挛、吞咽困难、吞咽时胸痛胃内压增加GER原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有些症状较典型,如烧心和反胃,有些症状则容易混淆,无特征性,从而忽略了对本病的诊治,多数患者呈慢性复发过程,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四组,即:
①GER症状,如反胃,反、酸。
②由于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的症状,如烧心,胸痛,吞咽时胸痛。
③食管以外的刺激症状,如咳嗽,气喘及咽喉炎等症状。
④并发症症状。
1.烧心和反酸是GER最常见的症状,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口腔统称为反胃,反流物中偶含少量食物,多呈酸性或带苦味,此时称为反酸,反酸常伴有烧心,烧心指胸骨后烧灼感或不适,常由胸骨下段向上伸延,常在餐后1h出现,尤其在饱餐后,平卧,弯腰俯拾姿势或用力屏气时加重,可于熟睡时扰醒。
2.咽下疼痛与咽下困难,炎症加重或并发食管溃疡时,可出现咽下疼痛,多在摄入酸性或过烫食物时发生,部分患者有咽下困难,呈间歇性,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发生,每发生在开始进餐时,呈胸骨后梗塞感,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所致,少部分患者发生食管狭窄时则呈持续性咽下困难,进行性加重,对干食尤为明显。
3.胸骨后痛,常有位于胸骨后的烧灼样不适或疼痛,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可向剑突下,肩胛区,颈部,耳部及臂部放散,酷似心绞痛,多数患者由烧心发展而来,但仍有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无烧心反酸等典型症状,尤应注意鉴别。
4.其他,有的患者表现为咽部不适有堵塞感,但无真正的吞咽困难,称为癔球症,是由于酸反流引起上食管括约肌压力升高的缘故,重症反流性食管炎因反流物吸入,可导致慢性咽炎,声带炎嘶哑,哮喘发作或吸入性肺炎。
GERD的诊断应基于下述情况:其一,有过多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其二,内镜下可能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其三,过多胃食管反流的客观证据,临床上,如患者有典型的烧心和反酸等胃食管反流症状,可作出GERD的初步临床诊断,在GERD诊断的4个依据中:
①典型症状。
②质子泵抑制剂试验(PPI试验)。
③内镜有反流性食管炎证据,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食管病变。
④食管24hpH监测阳性,若①+②为阳性,可作出临床诊断,①+③或①+④阳性则可确诊,文献认为PPE试验(奥美拉唑20mg,2次/d,连用7天)敏感性不亚于单纯24hpH监测,是诊断GERD的安全,简便的临床依据,但若人有吞咽困难,消瘦,恶病质,出血等报警症状,则不宜采用本试验,以免贻误病情,由于内镜检查日趋普及,可察见黏膜形态并作活组织检查,目前,临床上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此外对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常需结合内镜,24h食管pH监测和PPI试验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判断,以证明有无过多的胃食管反流。
三、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西医治疗
(一)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原则:
①祛除病因,控制病状。
②改善LES抗反流功能。
③积极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止并发症。
1.一般治疗
对症状较轻的病人,不一定服药。针对各自情况,调整生活方式,以减少胃酸反流,增加LES压力,预防胃反流的复发,应养成习惯长久坚持下去。
(1)起居习惯:为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可将头端的床脚抬高15~20cm,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以增强食管的清除力,加快胃的排空,但睡眠多垫枕头则无效,因为这只抬高头、颈、胸部,而胃没有放下,反而引起胸腹交界处折凹,使胃处于高位而促进反流。
(2)减少腹腔内压力增加:肥胖者腹腔内压力增加,可促使LES功能不全加重,应积极减轻。便秘,紧束腰带等均可增加腹内压,应尽量避免。
(3)相关药物方面:应避免应用降低LES压的药物及影响胃排空延迟的药物。如一些老年患者因LES功能减退易出现胃食管反流;如同时合并有心血管疾患而服用硝酸甘油制剂或钙通道阻滞药可加重反流症状,应适当避免,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一些支气管哮喘患者如合并胃食管反流可加重诱发哮喘症状,尽量避免应用茶碱及β2受体激动药,并加用抗反流治疗。同时慎用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药等,以免降低IES压。
2.药物治疗
(1)促胃肠动力药:胃食管反流是胃肠动力疾病,因而首先要改善动力。促动力药的作用是增加LES压力,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从而达到减少胃内容物食管反流及缩短食管酸暴露的时间;西沙必利(cisapride)是此类药中经大量临床研究获得公认的理想用药;其属非抗多巴胺、非胆碱能的全胃肠动力剂,能选择性地刺激肠壁肌间的神经节细胞,增加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促进消化道的活动,西沙必利对症状的消失和食管炎的治愈均优于雷尼替丁,适用于轻、中症患者。常用量为3~5mg,3/d口服,疗程8~12周。由于有腹泻副作用,治疗剂量应个体化。多潘立酮(domperidone)及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均能增加LES压,加强胃蠕动而加速排空,但对食管动力改善不显著,如加大剂量,有可能达到改善食管动力疗效。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可通过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抗多巴胺作用,部分病人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2)抑酸药物:通过抑制胃酸分泌酸反流对食管黏膜的刺激而改善病状。因而抗分泌药仍是治疗GERD的重要手段。
①H2受体拮抗药(H2receptorantagonist,H2RA)H2RA类药物均有较好的抑酸作用,可减少24h胃酸分泌的50%~70%,但不能有效抑制进食刺激的胃酸分泌,因此适用于轻、中症患者。常用药物及用量,西咪替丁400mg,2次/d,或800mg,睡前服用;维持量,400mg,睡前服用。雷尼替丁150mg,2次/d,300mg,睡前服用;维持量,150mg,睡前服用。法莫替丁20mg,2次/d,或40mg,睡前服用;维持量,20mg,睡前服用。增加剂量可提高疗效,但增加不良反应,疗程8~12周。
②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PPI)此类药物作用于胃酸分泌的终末环节,抑制K+-K+-ATP酶而产生抑酸作用,抑酸作用强大,因此对本病的疗效优于H2RA或西沙必利,特别适用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包括奥美拉唑(Omeprazole,20mg)、兰索拉唑(Lansoprazole,30mg)、泮托拉唑(潘托拉唑,40mg)和雷贝拉唑(Rabeprazole,10mg),1次/d,口服,2次/d,效果更佳,疗程8~12周。对个别疗效不佳者可倍量或与西沙必利同用。雷贝拉唑(商品名:波利特)为新一代质泵抑制剂,其抑酸作用快而持久,是目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药物中理想的抑酸药物。
(3)黏膜保护剂:用于已受损害的食管黏膜,硫糖铝与糜烂溃面上带有正电荷的蛋白结合形成一层带电荷的屏障,可吸附胆盐、胃蛋白酶及胃酸,阻止黏膜被消化,可减轻胃食管反流症状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硫糖铝宜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糊状物,口服后能附着在食管病变黏膜上。思密达是近年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消化道黏膜保护剂,由于天然蒙脱石中提取获得,颗粒小表面大,遇水展开覆盖在消化道黏膜表面,有黏膜保护作用。枸椽酸铋钾(胶体次枸椽酸铋)也有黏膜保护作用。
目前将胃食管反流病及消化性溃疡统称“酸相关性疾病”,其共同点是抑酸药虽可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但不能改变其自然病程,停药后复发率较高,据西方国家报道停药后半年复发率高达70%~80%。因而对胃食管反流病加强预防复发的措施,以减少症状复发,防止食管炎反复复发引起的并发症,辅以必要的维持治疗很有必要。停药后很快复发而症状持续者,往往需要长期维持治疗;有食管炎并发症如食管溃疡、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者,肯定需要长期维持治疗。西沙必利,H2RA,PPI均可用于维持治疗,其中以PPI效果最好。维持治疗的剂量因个别患者而异,以调整至患者无症状之最低剂量为最适剂量。
3.手术治疗
症状严重经严格内科治疗无效、IES压很低,或停药后症状很快出现、患者不能耐受长期服药;或者有严重的并发症,经扩张治疗后仍反复发作的食管狭窄以及确认由反流引起的严重呼吸道疾病,应考虑抗反流手术治疗,一般采用胃底折叠术,短期疗效可能令人满意,但远期疗效尚难定论。
4.并发症的治疗
(1)食管狭窄:除极少数严重纤维狭窄需行手术切除外,绝大部分狭窄可定期行内镜下食管扩张术治疗,方法有探条扩张术,内镜下水囊扩张术等。扩张术后予长期PPI维持治疗,可防止狭窄复发,对年轻患者亦可考虑抗反流治疗。
(2)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常发生在严重食管炎基础上,其发生食管腺癌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为预防Barrett食管发生和发展,此时应积极治疗基础病,必须使用PPI治疗及长期维持治疗,有指征者可考虑抗反流手术治疗。一旦发现Barrett食管,加强随访是预防其癌变的惟一方法。重点是早期识别异型增生,发现重度异型增生或早期食管癌时及时手术切除。
5.择优方案食管裂孔症以老年人多见,故以内科治疗为主,包括避免诱发因素、制酸、加强胃动力等抗反流措施。对于少数较年轻的病人酌情可考虑手术治疗,以修复食管裂孔、恢复His角的正常角度等。
6.康复治疗本病无论手术或内科治疗,在系统治疗后,康复治疗是预防复发的关键;主要目的是减少腹腔内压力、饮食规律及合理用药方面;如:卧床时抬高床头,加速胃排空,减肥;治疗便秘以及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心脑血管病药物等等。
(二)预后
主要取决于病程长短,严重程度及是否并发出血、溃疡等。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四、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与饮食禁忌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患有这类疾病,应该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尽量不要再让自己过度的肥胖,不要让自己的腹部过于肥胖,如果这样就会使自己的病情持续的加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避免再次使用过高脂肪的食物,这样让自己减轻体重,这样病情才能有所好转,另外平日可以选择少吃多餐的生活方式来进行用餐,睡前4小时内尽量不要进食,如果必要时可以将床头抬高10厘米,这对于夜间平卧时的反流十分重要的,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清除血管内的有害物质,从而可以让身体慢慢的康复。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长久压迫腹部,避免做增加腹部负担的各种动作和知识,平日里尽量不要让自己穿紧身衣服或者束腰带,应该让自己穿着的衣服尽量松快一些,平日里尽量不要抽烟喝酒,也应该避免吃巧克力和喝咖啡的,尽量进食清淡的食物,不要食用口味过于浓重的食物,对于身体没有任何好处的。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也应该不要过分着急,平日里可以在配合医生的治疗之下,鉴于自己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平日里可以多做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每天尽量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平和的心境,这样我们的疾病才能够早日的康复和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