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度近视眼应该怎么办
一、0K镜治疗
简单地说,OK镜是一种特制的半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角膜重新塑形而提高视力。但这种方法只是变相改变了戴镜的时间,并不是治疗近视,目前也只是实验阶段的临床试用,并发症也很多,必须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近视是目前矫治近视(摘掉眼镜)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从目前的医学发展来看,以准分手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最为安全有效。但这种手术一般只适用于18岁以上、近两年度数稳定的近视患者。
三、眼镜治疗
包括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框架眼镜是矫治近视最又古老而又安全有效的方法,角膜接触镜虽然有其自身的优点,但其镜片清洗和眼部护理较繁琐,因此对于学习任务较重而自我生活能力较差的青少年近视学生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四、药物治疗
从目前的医学发展来看,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明确地治疗真性近视或阻止近视的发展。而对于假性近视则可以使用一些睫状肌松弛剂放松痉挛的睫状肌,从而促进视力的恢复。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假性近视不是真的近视了,适当的用眼和休息就可以恢复正常的视力。
二、恢复视力的辅助训练方法
远方凝视:远方凝视:寻找一处10米以外的草地或绿树:绿色由于波长较短,成像在视网膜之前,促使眼部调节放松、眼睫状肌松弛,减轻眼疲劳。不要眯眼,也不要总眨眼,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凝视25秒,辨认草叶或树叶的轮廓。接着把左手掌略高于眼睛前方30厘米处,逐一从头到尾看清掌纹,大约5秒。看完掌纹后再凝视远方的草地或树叶25秒,然后再看掌纹。10分钟时间反复20次,每天做3次,视力下降厉害的要增加训练次数。
晶体操:①双手托腮,让眼球按上、下、左、右的顺序转动10次,接着再逆时针、顺时针各转动10次。②寻找一个3米外的景物(如:墙上的字画等),同时举起自己的左手距眼睛略高处伸直(约30厘米),看清手掌手纹后,再看清远物,尽量快速的在二者间移动目光,往返20次。
推拿操推拿操:采取坐式或仰卧式均可,将两眼自然闭合,然后依次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要求取穴准确、手法轻缓,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①揉天应穴:用双手大拇指轻轻揉按天应穴(眉头下面、眼眶外上角处)。②挤按睛明穴:用一只手的大拇指轻轻揉按睛明穴(鼻根部紧挨两眼内眦处)先向下按,然后又向上挤。③揉四白穴:用食指揉按面颊中央部的四白穴(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④按太阳穴、轮刮眼眶:用拇指按压太阳穴(眉梢和外眼角的中间向后一横指处),然后用弯屈的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轻刮眼眶一圈,由内上→外上→外下→内下,使眼眶周围的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寥、球后、承泣等穴位受到按摩。对于假性近视、或预防近视眼度数的加深有好处。
三、高度近视眼会遗传给孩子吗
在我国一般人群中,约有15是近视眼基因的携带者。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就是有关近视的一对基因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才发病。若是只是他的中一个基因是致病的,而另一个基因是正常的,则不发病,只是致病基因携带者。譬如父亲母亲亲都不是近视眼,但他们都是高度近视基因携带者,在他们本人不显示近视,但他们俩的致病基因遗传给孩子,使孩子具备了两个近视基因,故而使孩子成了近视眼。
高度近视眼的男人与高度近视眼(600度以上者)的女子连系,后世发病的机缘在90%以上。若是与近视眼基因携带者连系,后世可能有对折是高度近视,而同正常视力或中低度近视者连系,后世发生近视眼的机缘是110%。
疾病鉴别:
(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可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区表现类似于高度近视,但有典型的玻璃膜疣,无上述近视性视盘改变。
(2)眼组织胞浆菌病:视盘周围萎缩,有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危险。一色素环把视盘和视盘周围萎缩区分离开,而近视弧把萎缩区域和相邻视网膜分离开。全眼底散在圆形凿除状脉络膜瘢痕。
(3)视盘倾斜:不规则视盘合并有弧形巩膜,常向鼻下方倾斜。从视盘发出时血管形态不规则(位置与正常相反),眼底有朝向倾斜方向(鼻下方)的扩张。许多患者有近视和散光,无脉络膜视网膜变性或漆裂纹。
(4)脑回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出现于儿童时期的视网膜中周部多发性、边界清晰的脉络视网膜萎缩斑,逐渐融合并累及眼底的大部分区域。血鸟氨酸水平升高。患者常有高度近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5)眼弓形体病:边界清晰的脉络视网膜瘢痕,无典型的脉络新生血管,活动期表现为视网膜炎和玻璃体炎
四、高度近视的症状表现及危害
疾病症状
(1)视力下降。
(2)近视发展速度快:不同于单纯性近视眼,有的高度近视眼即使到了成年后,近视还是继续发展,故也称为进行性近视。
(3)眼球突出:高度近视眼多为轴性,眼球明显变长,前房较深,睫状肌萎缩,部分人眼球向外突出。
(4)暗适应功能差:视网膜的色素上皮细胞发生病变,影响视细胞的光化学反应过程。
(5)眼前黑影:高度近视眼会引起玻璃体变性、液化、玻璃体后脱离等。[3]
疾病危害
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
(1)由于眼结构异常、营养障碍引起的玻璃体、脉络膜及视网膜变性。
(2)由于眼轴延长、巩膜伸长、生物力学异常作用所致的黄斑变性萎缩及后葡萄肿。
(3)由于视力低、调节辐辏功能失调所致的弱视和斜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