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菌性角膜炎的护理原则
一、遵医嘱局部热敷或洗净眼部分泌物,局部用药后用消毒眼垫包盖,利于溃疡愈合。
二、保持环境安静,病房光线宜暗。戴有色眼镜或眼垫遮盖,避免光线刺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补充多种”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根据病人的”视力”状况,指导和协助其完成日常生活。
三、向病人介绍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因、预后及防治知识,消除其紧张、”焦虑”心理,使病人情绪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四、嘱病人避免对眼部的刺激,勿挤压眼球,勿用手揉眼球,勿用力”咳嗽”、”打喷嚏”、做屏气动作,以防角膜穿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可能穿孔者,应局部加压包扎。
五、向病人及其家属和社区加强劳动防护知识的宣教。对角膜”外伤”及”角膜异物”的处理要注意无菌操作和抗”感染”治疗;正确配戴角膜接触镜,并注意卫生;积极治疗沙眼、慢性泪囊炎等威胁角膜的眼病;眼药和敷料应定期灭菌消毒和及时更换;加强营养,治疗全身性疾病,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二、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因
病因:
最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细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等。多为角膜外伤后感染或剔除角膜异物后感染。某些局部及全身因素,如干眼、泪道阻塞、倒睫、戴接触镜、糖尿病、严重的烧伤、昏迷、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使机体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一些存在于结膜囊的条件致病菌也可造成角膜感染。另外,此病与自身免疫情况有关,多见于年老体弱者。
1.匐行性角膜炎:主要为毒力较强的细菌引起,肺炎球菌、溶血性或绿色链球菌、淋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发病前常有角膜表面外伤史,或有灰尘等异物入眼。全身菅养不良、衰弱亦易于发病。
2.绿脓杆菌性角膜炎:系绿脓杆菌直接侵入角膜引起感染所致。绿脓杆菌常存在于土壤及水中,也可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上呼吸道及正常结膜囊内,还可依附于异物上,以及被污染的眼药水内,特别是荧光素液或消毒不彻底的器械上,也可存在于化妆品中,甚至可在保存的蒸馏水中繁殖。据统计在夏末秋初发病率最高。但它必须通过破损的上皮才能侵犯角膜组织引起感染。因此,各种角膜外伤、角膜炎、角膜软化症等均可成为感染的诱因。
三、细菌性角膜炎早期症状
发病急,常在角膜外伤后24-48h发病,表现为眼痛、视力障碍、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伴较多脓性分泌物。眼睑水肿、球结膜水肿、睫状或混合充血,病变早期角膜上出现一个界线清楚的上皮溃疡,溃疡下有边界模糊、致密的灰黄色浸润灶,周围组织水肿。浸润灶迅速扩大,形成溃疡。
细菌性角膜溃疡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者: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局灶性脓肿病灶,伴有边界明显的灰白色基质浸润,及小范围的周边上皮水肿。肺炎球菌引起的角膜炎,表现为椭圆形、带匐行性边缘的中央基质较深的溃疡,后弹力膜可有放射状皱褶,常伴前房积脓和角膜后纤维蛋白沉着。
革兰阴性细菌所致的角膜炎:典型地表现为快速发展的角膜液化性坏死。如绿脓杆菌所致的角膜溃疡,多发生于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或戴接触镜引起的感染。伤后数小时或1~2d内发病。此病的特点是症状严重、发展迅猛。患者有剧烈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红肿、球结膜混合性充血、水肿。由于绿脓杆菌产生蛋白分解酶,使角膜出现迅速扩展的浸润及粘液性坏死,前房积脓严重。如不及时控制,数天内可导致全角膜坏死穿破、眼球内容物脱出或全眼球炎。
匐行角膜炎:发病急,于角膜损伤后2~3天内发病。有强烈的怕光、流泪、眼疼、眼睑痉挛等刺激症状。早期即出现视力障碍。角膜溃疡呈匐行性进展。往往在其—侧边缘呈新月形浸润,向周围及深层发展,而相对—侧比较清洁,其形态似蛇匐行。另外,大量白细胞及纤维蛋白性渗出物,沉积于前房内,形成无菌性前房积脓。严重者可引起角膜穿孔。
四、细菌性角膜炎的治疗
治疗:
1.急性期用高浓度的抗生素滴眼液频繁滴眼,每15~30min滴眼一次。采用敏感药物配制眼药水或球结膜下注射,一般不强调全身用药。匐行性角膜炎可选用青霉素、庆大霉素或链霉素。绿脓杆菌者可滴用每毫升含有5个单位的多黏菌素B眼药水,待分泌物减少病情稳定后适当控制滴药次数。对严重病例可作球结膜下注射,每次17万单位,每日一次。选用庆大霉素亦可,结膜下注射每次4万单位,每日一次,眼药水浓度1:4000。有的细菌感染如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即使病情已控制,局部滴眼也要维持一段时间,不应过早停药,以防感染复发。
2.适当配合清创、散瞳和热敷。局部使用胶原酶抑制剂,如依地酸钠、半胱氨酸等,可抑制溃疡形成。口服大量维生素C、B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3.经药物控制无法治愈,溃疡将穿孔的病例,可考虑行治疗性板层角膜移植术。重症前房积脓,玻璃体也不健康者,并有眼内炎趋势者,考虑眼球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