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形性日光疹的病因及症状
多形性日光疹的病因
目前认为多形性日光疹可能是对光照后诱发的光产物的一种细胞免疫反应,皮肤中有淋巴细胞浸润,还有多种炎性介质参与,致病光谱较宽。遗传、内分泌、年龄等因素也起一定作用。
多形性日光疹的症状
本病好发于春夏季,常在春季初次受到较强日晒后,暴晒部位出现红斑、丘疱疹、风团、糜烂、结痂、水疱、苔藓样变等多形性皮疹。局部出现多形性皮损,有烧灼感或瘙痒。
根据皮损的类型分为3型:
①痒疹型:红斑、丘疹、丘疹性风团;
②湿疹型:红肿、丘疹、水疱、糜烂、渗出、苔藓化;
③红斑或斑块型:皮疹发生在面部、颈部的孤立性或融合成片的水肿性红斑、斑丘疹及斑块,在面部似红斑狼疮。也可数型混合发生。皮损一般为对称性,好发于面部、前胸V形区和上肢曝光区域,有时身体其他部位甚至遮蔽部位也可发疹。病程长短不一。
二、多形性日光疹的诊断
1.临床表现
皮疹多形性,见于春夏季节,暴露部位发生多形性皮疹,与日晒有关,常以某一类型为主。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春夏发病,秋冬缓解,反复发作,持续多年。诊断不难。紫外线红斑反应试验呈异常反应:
①红斑反应高峰出现的时间较晚,正常人一般在12~24h即达高峰;而病人常在48h后。
②红斑反应持续时间较正常人持久,正常人持续时间约3~5日即行消退,而病人的反应常持续到8日以上。
③红斑反应开始消退时,其表面可出现丘疹。
④红斑反应消退后常无明显的色素沉着。
2.辅助检查
(1)紫外线红斑反应:试验常产生异常反应,其表现为红斑反应高峰出现的时间较晚(正常人一般在12—24小时达高峰,患者常为48小时以后);红斑反应强度常高于同样量照射的正常人;红斑反应的持续时间较正常人持久(正常人3~5日消退,而患者常持续至8日以上);红斑反应消退后常无明显的色素沉着;红斑反应开始消退时,红斑表面会出现丘疹。
(2)尿卟啉检查:多呈阳性反应。
三、多形性日光疹的治疗
1.一般治疗
(1)全身治疗:
①抗组胺药物。
②氯喹每次0.25g,每日1~2次,见效后可减至每日1次,并注意其副作用;亦可用羟氯喹。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Bs辅助治疗,严重病例可口服烟酰胺。
③酞咪*酮(thaidomide)每日50~200mg,可持续2~6个月,试用于严重者。孕妇禁用(因可致畸)。硫唑嘌呤,50mg,1日2次。
④皮质激素,适用于严重者。
⑤光化学疗法,8-MOP加PUVA。对活动期有效,而在春夏季前照射有预防作用。
⑥对氨基苯甲酸(PABA),口服,0.3g,每日3次,连续6周。
(2)局部治疗:以抗感染、止痒及干燥为原则。
①炉甘石冼剂及锌霜外用;
②氢化可的松霜或洗剂外涂;
③二羟基丙酮及萘醌洗剂,每日2—3次;
④15%二氧化肽霜外涂布。
2.中成药
青蒿蜜丸2丸,每日2—3次,口服。
四、多形性日光疹的保健
多形性日光疹的保健
保健护理:
不适用含有香料的香皂、洗面奶、沐浴露等。
不宜暴露在阳光下太久,要注意防晒。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1、多形性日光疹最好不要吃这些食物:
蔬菜瓜果中的灰菜、紫云英、小白菜、苋菜、荠菜、油菜、菠菜、马齿苋、莴苣、无花果等;
药物中的氯丙嗪、异丙嗪、萘啶酸、灰黄霉素、磺胺等;
多形性日光疹的预防
以避光为原则,但也要经常参加户外活动,以接受小剂量短时间的紫外线照射,逐渐增加光照量,提高机体对光线照射的耐受能力,要避免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期间的阳光暴晒,必须在户外工作的,应穿保护服,戴草帽,手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