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肛瘘患者术后饮食禁忌有哪些
肛瘘术后的饮食禁忌:
1、忌食有刺激性的食物,如酒类,辣椒、大蒜等辛热之品。
2、术后患者不宜禁食,应给软质普食,不要因为恐惧大便时疼痛而禁食或少食。
3、宜食蜂蜜,每日清晨空腹服蜂蜜一杯,其有清热补中,润燥滑肠,为通调大便之佳品。
4、多食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
5、宜食动物脂肪类食物,猪大肠有以肠补肠之功。久痔便血者,多伴有血虚,宜进食补气生血食物。
肛瘘术后的饮食调养法:
可可牛奶:牛奶半斤,可可粉6克,红糖10克,将可可粉、红糖放入杯中,把烧开的牛奶冲入杯子里,即可食用。可长期服用。
绿豆襦米粥:绿豆50克,糯米100克,加适量水文火煮成粥后即可食用。
鳗鱼药膳:鳗鱼2条,除去内脏,用酒2杯,水1碗煮熟,加盐、醋吃。
鸡蛋香瓜子汤:鸡蛋2枚,去壳,香瓜子30克,加水2碗,以砂糖调服。
菠菜拌豆芽:菠菜100克,粉丝100克,豆芽50克,韭菜10克,凉拌即可。
二、治疗肛瘘的方法
1、托法:
这是用补益气血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泄,以免毒邪内陷。此法适用于肛瘘中期,正气虚弱,毒邪偏盛,不能托毒外透,肛周痈疽外形平塌,根脚散漫,难溃难腐的虚证。如毒气盛而正气未衰者,可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泄出脓毒,肿消痛减,以免脓毒旁窜,造成后患。
2、补法:
这是用补益的药物,恢复正气,助养患处新生,使疮口、瘘口早日愈合。此法适用于老年体虚,气血虚弱,溃疡后期,或肛瘘术后,热毒已去,病灶巳除,而精神衰疲,元气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以及便血和脱垂等病人。凡气血虚弱者,宜补养气血,凡脾胃虚弱者,宜理脾和胃,凡肝肾不足者,宜补养肝肾等。但在毒邪未尽的时候,切勿早用补法,以免病邪内蕴,久而为患。
3、消法:
中医治肛瘘常用的方法是用消散的药物,使初起的肛周痈疽和炎性外痔等得到消散,免受溃脓和切开之苦。此法适用于没有成脓的肛周痈疽、炎性外痔、血栓外痔和肛裂等病。但具体用法是极其灵活的,因为各种疾病的病因不同,病的性质也各不相同,所以治疗方法也必须因病而异。如有表邪者宜解表,里实者宜通里,热毒蕴结者应清热解毒,寒邪凝结者应温通,气滞者要行气,血瘀者要活血化瘀等。同时,还需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痈疽所属的不同经络,灵活施治。凡未成脓者,可以内消,即使不能内消,也可移深出浅,转重为轻;如脓已成,则不可用内消之法,以免养脓为患,毒散不收,血气受损,脓毒内蕴,反会侵蚀好肉,溃烂后难于收敛。
三、治疗肛瘘期间患者的临床护理
1、心理护理:
在针对肛瘘患者的整体护理中,心理护理是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每个人的心理变化不同,各种不适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也不同,因此责任护士应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个性化心理护理,主动关心和体贴患者,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针对患者对肛瘘术后伤口疼痛引起大便困难、或担心肛门畸形、留瘢痕而焦燥时对手术效果产生怀疑,心理护理要有针对性的解释和疏导、合理应用沟通技巧,认真倾听患者的谈话并表示同情与理解,与患者交谈时,避免医学用语和说教轻视,要用通俗易懂、鼓励性的语言鼓励患者要有信心,安慰肛瘘患者。
2、手术护理:
肛瘘术前准备认真执行医嘱,除按肛肠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外,责任护士应指导患者进食有营养、易消化、无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术前晚和术晨进食半流质饮食,术晨排便后给予清洁灌肠。清洁灌肠时,应向肛瘘病人解释清楚目的、意义及要求病人如何配合等。操作时,再处置室内进行,予以适当遮挡,注意操作轻巧,也可与肛瘘病人交谈,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以减轻因插管而引起的疼痛。换药时,伤口应保持引流通畅,药布放到伤口深处,即伤口底部,覆盖好肉芽组织,使其由深部向外生长,但不宜填塞太紧,以免妨碍愈合。同时要检查伤口情况,避免外部伤口粘连,早期愈合,而形成新的瘘管。对外部生长较快的肉芽要经常剪切,对已提前愈合的外部组织要提早切除,扩大外部引流口,使引流通畅。换药时,对有条件者劝导其使用生肌玉红膏之类的中药膏剂,祛除腐肉,促进伤口愈合。
四、深入了解肛瘘的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肛隐窝、肛门瓣感染发炎。开始仅限于局部的炎症,这时若未能及时治疗,炎症即可以向肛门周围蔓延。
第二个阶段:炎症从局部的肛隐窝和肛门瓣开始,逐渐蔓延扩散,形成肛门直肠周围炎。如果炎症不能得到控制,就可能侵入到抗病能力低的组织间隙之中。
第三个阶段:由于肛门直肠周围组织间隙的抗病能力下降,便成为病菌入侵、扩散、积聚繁殖的地方,致使这里的组织容易感染发炎,正不胜邪,而形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那么肛瘘是怎么回事呢?若肛门直肠脓肿在早期能够处理得当,往往可使脓肿消散治愈,不遗留后遗症;如延误早期的治疗时机或处理不当,组织坏死脓液可顺其局部间隙扩散,使病情加重复杂化,因此应尽早手术切开引流,使脓液排泄,控制炎症发展。
第四个阶段:肛周脓肿自行破溃或经切开引流换药处理后,脓腔虽逐渐缩小,但溃疮却久不收口,这时腔壁已形成结缔组织增生的坚硬管道壁,中间遗留之空隙,这就是瘘道,脓液经常顺从瘘道流出,反复感染,反复发作,经久不能自愈,而成为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