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检查
1.血常规呈中、轻度贫血,全血细胞减少。中度贫血、白细胞减少,红细胞沉降率增快,重症者可有Coombs试验阳性的溶血性贫血。很少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约半数证明有类风湿因子,亦可有高γ球蛋白血症。2.免疫学检查:可见高滴度抗核糖核蛋白抗体(ENA),抗核抗体呈高滴度斑点型,γ免疫球蛋白显著增加,血沉加快,免疫复合物阳性,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阴性,少数病人LE细胞阳性。Coombs试验阳性,类风湿因子约半数阳性,抗SSA和SS-B抗体可阳性,VDRL假阳性。免疫印迹法示68kDa多肽抗体阳性率达78%.具有一定特征性。血循环中T淋巴细胞数减少,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降低。几乎100%患者抗RNP抗体阳性,滴度高(>1;4000);ANA表现为高滴度斑点型;抗Sm抗体阴性;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增高,补体正常或增高。3.肌酶活性检查: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等活性可增高。4.其他如病变累及相应脏器,可进行X线胸片,股骨头摄片,食管钡餐,心电图,肾穿刺活检术等检查。
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诊断
1.系统性硬化症与之相比,MCTD的多发性关节炎、肌炎、淋巴结病、白细胞减少和高球蛋白血症发生率较高。两者间关系虽尚未明确。但SLE中典型蝶形红斑、狼疮发光敏感和肾脏病变多,血清学检查可检出dsDNA抗体、抗Sm抗体阳性,而McTD中肾脏损害少及程度轻,血清学检测有高滴度抗核内核糖核蛋白(nRNP)等可予以鉴别。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双手肿胀、肌炎、食管运动障碍和肺受累较MCTD少见,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较多见。MCTD抗dsDNA、抗Sm抗体和SLE细胞通常阴性,血清补体水平不低。皮肤硬化不仅限于手足、面、臂和腿。颈和躯干部亦可累及,ANA荧光核型除斑点型外,尚可见着丝点型,血清抗Sol一70抗体阳性,抗nRNP抗体阳性率低,且为低效价。对皮质激素的效应较差,可予以鉴别。3.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特有抗Jo-1抗体和抗PM-1抗体,雷诺现象、食管运动障碍和肺受累较MCTD少见。
三、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治疗
一、西医(1)糖皮质激素:泼尼松30~60mg/d,分3次口服。待症状控制后,可用泼尼松每天20mg维持治疗。若合并感染,除加用有效的抗生素外,还可适当增加激素用量,可用氢化可的松每天50~100mg或地塞米松每天5~10mg静脉滴注,待症状控制后仍用泼尼松每天20mg维持治疗。(2)免疫抑制药:可适当应用环磷酰胺、环孢素A等药物治疗,用法基本同SLE治疗。(3)对症治疗:关节炎症状明显时,用双氯芬酸(扶他林)每天75~100mg,分3次口服,或吲哚美辛每天75~100mg,分3~4次口服,可很快缓解关节症状。但有消化道溃疡病人必须慎用或禁用,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合并舍格伦综合征时,其局部治疗方法同舍格伦综合征。二、中医辨证论治:①湿热蕴结:主症:肢体、关节肿胀、疼痛,皮肤斑疹,肌肉酸痛、乏力,可伴发热,心烦,胸脘痞闷,口舌生疮,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方药:白虎加苍术汤合清瘟败毒饮。黄芩12g,黄连9g,栀子12g,连翘12g,生石膏30~60g,知母12g,生地12g,玄参12g,牡丹皮15g,赤芍15g,苍术12g,水牛角10g(研末冲服),甘草6g。加减:关节肿胀、疼痛明显者,可加入黄柏、牛膝、薏苡仁、防己、萆薢、土茯苓等;发热较重者,可加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青蒿、柴胡、寒水石等;斑疹明显者,可加紫草、小蓟、侧柏叶、三七、蒲黄、茜草等;肌肉无力明显者,可加白术、黄芪、山药、党参、陈皮等。
四、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保健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保健饮食保健:1、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鸡鸭鱼肉,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视,应搭配合理。2、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腻之物。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预防一、一级预防(1)MCTD病因与自身免疫功能失调有关,因此必须加强身体锻炼,具有合理生活规律,保持愉快的心情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2)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3)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侵袭。二、二级预防(1)早期诊断:MCTD目前无早期诊断标准,主要靠综合诊断。凡临床上遇到多关节炎或关节痛,雷诺现象,无固定部位的肌肉疼痛,不明显的手指肿胀,不同程度的贫血及血沉增快,原因不明的肺弥散功能下降或同时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症三者或其中二者的不典型临床特征,即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进行抗核抗体(ANA)及抗核糖核蛋白抗体(RNP)检查,有利于MCTD的早期诊断。(2)早期治疗:由于本病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特点,临床表现、病变程度差异很大,因而治疗方案必须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强调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