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妊娠合并白血病的病因
1.放射因素:电离辐射有致白血病的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电离辐射引起白血病的方式有3种类型:①医源性接触(如放射性核素检查或治疗以及放射线检查或治疗);②职业性接触(如放射科医务人员、心导管室工作人员等);③事故性放射损伤等。我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分析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27011名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和25782名其他医务工作者在1950~1980年白血病的发病率。放射工作者的发病率是对照组的3.5倍。发病率高峰在从事放射工作后的10~14年。白血病的相对危险度以早期从事X线工作和开始接触X线时年龄较小为最高。所发生白血病的主要类型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及慢性髓系白血病(CML)。1940年以前美国放射科医务工作者白血病的死亡率是非放射科医生的10倍,40年代以后发病逐渐减少,可能与防护措施的加强有关。上海市调查309例儿童白血病,发现母亲在怀孕期有X线照射史者,其相对危险度轻度增高;孕前父亲X线照射次数增加者,儿童白血病的危险性也增加。文献报道强直性脊柱炎和宫颈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CML的发病率增高,但Linet等学者观察23493例宫颈癌接受放射治疗后,白血病的发病率并未增加。1945年日本广岛、长崎*爆炸后,幸存者中白血病发病率增高,1947~1948年在该地区就发现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1950~1957年该地区白血病发病率达到高峰,1951年两地白血病的发病率分别是未受辐射地区的30倍和17倍。距*爆炸中心1000m处,广岛42.9%为中子射线,而长崎96%为γ射线。广岛的白血病发病率高于长崎,这说明中子射线可能有更强的致白血病作用。白血病的发病率与暴露于放射线下的时间、放射的部位、次数以及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短期内接受大剂量射线照射,对年轻人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单次全身照射或分次照射可使小鼠白血病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10倍。2.病毒因素: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分子病毒学的迅速发展,病毒因素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C型RNA反转录病毒引起鸡、鼠、猫等动物白血病已得到证实,然而,迄今为止发现的明确致人类白血病的病毒仅有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Ⅰ)。HTLV-Ⅰ属C型RNA病毒,具有传染性,可引起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T-cellleukemia,ATL),在ATL患者血清中可找到抗HTLV-Ⅰ抗体。ATL流行于日本西南部、加勒比海和中非地区。1980年日本首先在电镜下发现ATL细胞中的病毒颗粒并证实为反转录病毒称为ATLV。美国也从1例患者新鲜血清及2株T细胞样的白血病细胞系中分离出C型反转录病毒,称之为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HTLV-Ⅰ),以后证实与日本发现的病毒是一致的。HTLV-Ⅰ型病毒基因组是由9032个核苷酸组成,其基因组排列序列依次为:5LTR-gag-pro-pol-env-pX-3LTR。其中,gag和env基因为HTLV-Ⅰ结构基因,gag基因编码的3种核心蛋白(p19、p24、p15)组成了病毒核衣壳;env编码病毒薄膜糖蛋白gp46和穿膜糖蛋白p21e,是病毒包膜的特异性蛋白。
二、妊娠合并白血病的检查
1.外周血:贫血常是正常细胞正常色素贫血,并有轻度的血小板减少,偶然白细胞比正常稍低。急性白血病外周血中各种血细胞(原始)增生。2.骨髓象:原始细胞增生>30%,可以诊断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可以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慢性期白细胞可增生达>50×109/L,甚至达700×109/L,红细胞形态正常,血红蛋白正常,血片易见到有核红细胞,血小板正常或升高。加速期和急变期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可明显下降。骨髓象示骨髓极度活跃,粒∶红可高达50∶1,原始+早幼慢性期<10%,急变期可高达30%~50%,或更高。嗜酸、嗜碱粒细胞常明显增多。巨核细胞早期增多,急变期显著减少。根据病情选择心电图、B超、X线、MRI、生化肝肾功能等检查。
三、妊娠合并白血病的治疗
1.支持疗法:1)保护性隔离。2)发热病人寻找原因,并应用广谱抗生素。3)成分输血:贫血时可输浓缩红细胞。血小板极低时,可输浓缩血小板。白细胞极度下输入粒细胞或全血,或升白细胞的药物,如粒细胞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300~600μg,1次/d皮下注射;或300μg,2次/d。4)若诊断为DIC,按DIC处理。5)防止病毒、真菌、细菌感染。2.化疗:急性期因病情急,病程短,其治疗仍应与非孕期一样,但易引起流产,胎儿死亡率也高,多数主张在妊娠最初3个月内使用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及多次输新鲜血液,有助于胎儿的存活和降低孕妇死亡率,不应使用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妊娠早期患急性白血病者,学者一致认为应终止妊娠。终止妊娠宜在联合化疗获得缓解之后才能进行,因为白血病发作时做人工流产容易引发感染和出血。妊娠中、晚期患白血病的孕妇,即使应用抗癌药物,一般不会引起畸形。终止妊娠会使孕妇体内类固醇激素水平低落,以至白血病恶化,甚至死亡。多数学者认为妊娠中、晚期的白血病孕妇,应联合化疗并加强支持治疗治疗使病情缓解,使产妇出血和感染的危险将大大减少,并保持至足月,以求取较高的新生儿存活率。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常采用VDP方案或VDAP方案。①VDP方案:①第1天长春新碱(V)1~2mg,静脉注射,1次/周;②第1~2天柔红霉素(D)40~60mg,静脉注射,2次/周;③泼尼松(P)40~60mg/d,分次口服,连用28天。②VDAP方案:①第1天长春新碱(V)1~2mg,静脉注射,1次/周;②第1~2天柔红霉素(D)45mg,静脉注射,2次/周;③第16~28天门冬酰胺酶(A)5000~10000U,1次/d;④第1~28天泼尼松(P)40~60mg/d,分次口服。2)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常采用TADP方案:①第1~7天6-硫代鸟嘌呤(6-TG)100~150mg,1次/d,口服,连用7天;②第1~7天柔红霉素(D)45mg,静脉注射,连用7天。③第1~7天阿糖胞苷(Ara-C)150mg/d,静脉注射连用7天。④第1~28天泼尼松(P)40~60mg/d,分次口服,连用28天。(3)慢性粒细胞的治疗:可应用羟基脲,白消安、干扰素等治疗。3.产科处理原则:1)急性、慢性白血病经积极化疗,病情完全缓解,无子女,可以慎重怀孕。孕期与血液科联合监护病情变化。2)妊娠早期发生急性白血病,应及时终止妊娠,术后化疗。若病情危重,可以先化疗,待病情缓解后再终止妊娠。3)妊娠中晚期发病,应积极化疗,并辅以支持疗法。胎儿致畸期已过,化疗中适当考虑药物对胎儿影响,争取在病情缓解后分娩,有希望得到1个成熟活婴。也有人主张在病情危重时,剖宫产挽救1个活婴。
四、妊娠合并白血病的保健
一、护理:1.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2.继续服用药物,做好护理。3.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二、饮食:适当的营养供给,在如今的生活条件下,不宜过多强调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但营养的搭配要平衡,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类等,其摄入量依人的胖瘦来决定,严禁烟酒。预防妊娠合并白血病的预防1.减少或避免有害物质。如电离辐射、化学物质、化学药物的接触。2.对于某些获得性疾病可能转化为白血病的应早期给予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