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幼儿保健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

导读: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型亦称文氏现象,即p-r间期逐次延长,最后心房激动完全受阻,p波之后无qrs波,引起心室漏搏。

一、小儿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所有激动均可下传但传导速度异常延迟。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只有房室传导时间延长,心电图呈P-R间期延长。患儿无自觉症状,听诊可有心尖部第1心音减低。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1)Ⅰ型亦称文氏现象,即P-R间期逐次延长,最后心房激动完全受阻,P波之后无QRS波,引起心室漏搏。在Ⅰ型周期中至少要有三个P波或3:2之比。心室漏搏后的第1个P-R间期缩短,呈周期改变。此型阻滞多在房室交界区,预后较好。

(2)Ⅱ型系指一部分心房激动传导到心室,而另一部分激动受阻于房室之间,因而发生心室漏搏现象,房室比率大多为3∶1或2∶1,P-R间期固定不变。此型阻滞多在希氏束或以下,预后差,可能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可无自觉症状,心率缓慢时,可有头晕、乏力,劳动时气短等症状,听诊时在几次心搏后有一间歇。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病史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的胎心或出生时心率缓慢。患儿母亲血清抗SS-A或抗SS-B抗体阳性。后天性病例有原发病史。

(2)临床表现一部分小儿可耐受30~50次/分的心室率而无症状,但部分患儿可出现不同症状,包括疲倦乏力、眩晕、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室率极慢者可致脑缺血,从而出现意识丧失,甚至抽搐等阿-斯(Adams-Stokes)综合征表现,严重者可致猝死。若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感到心悸不适。

(3)心电图检查有以下特点①P-P间隔与R-R间隔各有其固定规律,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②心房率较心室率快。③心室节律为交界性或室性自身心律。交界性频率:初生~3岁50~80次/分,3岁以上40~60次/分;室性频率:初生~3岁40~50次/分,3岁以上30~40次/分。④QRS波交界性心律为正常图型,室性心律则增宽,呈左或右束支阻滞型。⑤Q-T间期可延长,并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提示预后不良。

二、小儿房室传导阻滞的检查

1.心电图检查

(1)P-P间隔与R-R间隔各有其固定规律,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

(2)心房率较心室率快。

(3)心室节律为交接性或室性自身心律。

(4)QRS波交接性心律为正常图形,室性心律则增宽,呈左或右束支阻滞型。

(5)Q-T间期可延长,并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提示预后不良。

2.24小时动态心电图

观察心室率缓慢的程度及是否并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心律失常。

3.运动心电图

观察患儿运动耐力,运动后心室率增快程度及是否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如运动后心室率增加10次/分钟以上,提示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以上。

4.希氏束电图

确定阻滞部位,在房室交接区、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下。

5.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房室收缩的关系,加以确诊。可于生前确诊。

三、小儿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诊断

1.2∶1或3∶1房室传导阻滞可为第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不易区别,应加描长条心电图,如发现房室传导比率改变,P-R间期不恒定,则可能为Ⅰ型;一般认为第二度2∶1房室传导阻滞若P-R间期延长和不伴有束支阻滞型QRS波,即窄QRS波常为Ⅰ型,若P-R间期正常,伴束支阻滞型QRS波,则为Ⅱ型。

2.第二度窦房传导阻滞

间歇中无QRS波,也无P波,而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时P波按规律出现,P波后无QRS波。

3.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每一个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都埋没于T波之中,当它的激动传至房室结时,该处尚处于绝对不应期,因而房性期前收缩被干扰而不能下传至心室,形成了未下传的早搏。应与第二度2∶1房室传导阻滞相鉴别,前者可见提前发生的异位P′波,异位P′波多发生于前一T波之降支,需仔细观察T波改变,后者可见规律出现的窦性P波。

4.窦性心动过缓

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所致的窦性心律失常,其频率在60次/分以下。应与第二度2∶1房室传导阻滞相鉴别,有时未下传的P波与T波相重或P波很小,应仔细检查P波存在。

5.房性心动过速

房率过快超过250次/分以上可发生第二度2∶1房室干扰,此为功能性阻滞。

四、小儿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

1.定期随访

心室率在60次/分以上者不需治疗,应定期随访。

2.药物

心室率较慢可用下列药物提高心率: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

3.合并症的处理

出现心力衰竭或阿-斯综合征,可先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改善心功能,然后安置永久性起搏器。并同时对症治疗、供氧、升压及纠正酸中毒等。

4.安装起搏器

适应于以下情况:

(1)心力衰竭。

(2)阿-斯综合征。

(3)心室率持续缓慢,婴儿<55次/分,如有先天性心脏病则<65次/分。儿童<45次/分。

(4)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

(5)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以下,QRS波时间增宽。

(6)运动耐力中度或重度受限。

(7)新生儿期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可应用临时起搏器。

(8)急性心肌炎或心内手术后,发生严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采用临时起搏治疗。如2周后仍未恢复,则需要安置永久起搏器。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